當初路一民搞創作,全家人都不看好,尤其他老婆劉彩娟,嫌棄自家男人不干活兒,一天到晚就鉆在書堆里,很是不爽。
所以難免在說話的時候,有些含沙射影,或者指桑罵槐。
媳婦的話深深地刺痛了路一民的心,他覺得家人不看好,不理解,不代表自己真的不行。
于是熱議記著的,捧著書讀啊,捧著小說看吶,然后拍著腦袋瓜拼命的寫呀!
在198幾年的時候,本沒有家庭電腦,就算有,老農民路一民也不會。
所以他只能用圓珠筆,在稿紙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寫了一遍又一遍,寫了一篇又一篇。
終于在幾年后的今天,可以揚眉吐氣的對家里人說自己就要成為作家協會的會員了,雖然只是市級,但也算是了不起的進步。
都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說來也許有人不信,一個字都寫不全,幾十年靠修理地球為生的老農民,想寫文章當作家,是不是有點兒自不量力?
但現實是啪啪打臉,路一民靠著自己的執著,和一晚又一晚的失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還有一次又一次的在痛苦的邊緣徘徊,終于敲開了文學的大門。
雖說他只是剛剛開了個頭,前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但憑著這股韌勁,和不怕吃苦,不怕跌倒的精神。
他在寫作的路上應該會走的更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光有夢想不行,得付諸行動。
路一民就是一個有夢想,又是能付出行動的人,他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越走越遠。
兒子路遠也在追求自己的夢想,父子倆的夢想其實并不矛盾,一個追求精神的,一個追求物質的。
有了兒子物質的保障,路一民才能不受影響,義無反顧的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
現在有了一點小成績,路一民可以在家人面前揚眉吐氣,挺直腰桿。
路遠當即對老爸表示祝賀:“爸,恭喜你呀!都有人邀請你加入作家協會了,厲害厲害,可喜可賀!”
“有什么厲害的呀?”路一民哼了一聲說:“一個破市的作家協會算什么?我以后還要加入省級了,國級的,我要為我的夢想而努力。
我也希望你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爸,會的,我們彼此都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路遠伸出手和老爸伸出來的手來了一個擊掌,算是相互勉勵。
父子兩在那兒惺惺相惜,劉彩娟站在旁邊有些大煞風景的都嚷道:“夢想,夢想個屁,沒有,這老太婆每天跟你們燒鍋做飯,洗衣拖地,讓你吃的飽飽的。
你拿什么去追求夢想?”
“老太婆,你打擊我可以,千萬不能打擊咱兒子的夢想。”路一民趕緊在旁邊打圓場。
路遠卻望著老爹老媽笑哈哈的說:“都一樣,只不過分工不同。老媽的夢想就是讓全家人吃好穿好,讓家里干干凈凈。
其實老媽的夢想才是最偉大的夢想。”
說完哈哈大笑,兒子小虎也跟著笑起來,笑完了脆生脆氣的嚷嚷道:“奶奶,餓了,什么時候吃早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