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安排的差不多了,路遠又拿出一些錢購買新設備,他有一百多萬的資金,收購廠子才花了80萬。
另外交稅,辦理過戶手續,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花費不多。
剩余的錢除了周轉資金,買材料,員工工資,水電,房租等,就是添置設備。
第一步,還是生產比較簡單電器,比如電風扇,熱水器,暖寶寶,電烤箱等小微加點產品。
生產這些產品的好處是他倉庫里有很多零部件,可以少花一些錢,另外甚至有整件的。
把商標拆換,有標識的拆掉,換上自己的牌子,就可以賣出去了。
這樣既省成本又省人工,利潤一下子就多出來了。
還有汲取上一次的經驗,這回直接聯系各地的家電銷售商,還有大型的百貨公司,來一個直銷。
這樣減少中間環節,相對成本就更低,銷售商可以多賺錢,消費者可以少花錢。
因為他價格比之前降了一點,一款產品要有競爭力,除了質量好,還需要價格好。
路遠知道價格優勢在競爭上非常的重要,所以一開始他的價格定的就比較低。
比同類產品相對來說低那么一點點,弟的也不多,三塊二塊都是錢。
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幾家產品一比,它的優勢就出來了。
當然,他現在只是小廠,牌子剛剛打出來,還需要花錢搞宣傳,不然誰知道你是什么廠生產的?
還以為是雜牌,也不產品生產出來投放市場,銷量雖然不是很好,但還勉強過得去。
隨著加大宣傳投入,加上前期消費者買回家,覺得產品還行,消費者之間口口相傳,慢慢的,廠里的產品開始有了一點名氣。
銷量也在增加,最艱難的日子總算過去了。
整個電子制造公司生產車間有小陳負責,銷售方面,他特意招聘了一位有經驗的銷售經理,負責公司的產品銷售。
經理姓肖,名字叫肖揚,一個年紀跟路遠差不多大的年輕人,之前在外資企業干過,所以非常有銷售經驗。
肖揚接手銷售部以后,公司的銷售業績提升了不少。
東西賣的出去,路遠就沒那么著急了,肩上的壓力也沒那么大。
日子輕松了一些,他抽時間回了一趟老家,一方面看看老爹老媽和孩子,一方面檢查家鄉食品廠的工作。
讓他欣慰的是,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食品公司這邊一切正常。
反正生產出的產品,差不多都賣掉了,庫房里沒什么積壓,產品也有保證,由于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原材料很充足。
所以生產上沒問題,重點就是產品的質量和銷售商。
于是在召集幾個公司核心人員開會的時候,他首先對大家做出的成績進行了肯定和表彰。
然后對主管銷售的楊清華說:“兄弟呀,隨著生產力度的加大,產品數量的提升,銷售工作可不能掉以輕心呀。”
楊清華拍著胸脯說:“老大,我知道,產品數量增加了,我準備錯寬銷售渠道。
我已經想到了辦法,總之不會讓產品積壓在倉庫里就行了。”
“對頭,就是這個意思。”路遠拍著楊清華的肩膀,鄭重的說:“反正拜托你了,你主管銷售,把產品賣出去就是你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