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頭第二步的目標,最后公司進入第三步,集團化,國際化,開始向更高的目標進軍。
而現在走第二步是最佳的時間段,公司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金,技術方面也比較成熟,銷路已經打開。
工人方便,熟練技術工人增加,技術儲備已經完成,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買地,建廠房,購置設備,增加人手擴產。
當然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除了要錢,還需要一個好的規劃,更需要一個好的管理團隊。
公司擴大了,可不是規模大了,就那么簡單,而相應的管理難度也增加了,所以對管理層的考驗,才真正的開始。
路遠覺得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積累管理經驗,同時需要讓管理團隊繼續學習和積累經驗,向高難度的地方進軍。
另外,小妹陸小英同學很快就要大學畢業了,學的剛好又是工商管理。
所以路遠特別跟小妹寫了一封信,因為在1990年的時候,通訊方式還只能靠寫信。
他在信中希望小妹畢業以后回來幫自己,出任公司的管理人員,幫自己分擔這邊工廠的重擔。
小妹除了是科班出身,而且又是自己的小妹,是最能信任的人,小妹出任這邊的負責人是最合適不過。
雖然他剛從學校出來,沒什么管理經驗,但現學現賣,在現實中去體會,去積累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只有他肯下功夫去學習,遇到問題及時的向自己匯報,自己完全可以在電話上遙控管理,幫她解決一些疑難問題。
正因為有了這種想法,不然才跟小妹寫信。
話說路小英收到路遠寫來的信以后,心里有點竊喜。
這些年來,路小英同學一直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是老爸當年撿回來的,并不是親生的妹妹。
而且哥哥英俊瀟灑,待人誠懇熱情,又有本事,特別是從小就對自己保護有加,當親妹妹一樣的看待。
這在路小英的心理,從小就埋下了感情的種子,她的愿望就是長大了嫁給路遠。
雖然年齡相差好幾歲,但這并不影響小姑娘的美好向往。
后來路遠結了婚,路小英一段時間心里打消了這種念頭。
不過路遠的離婚,加上到現在一直單身,又點燃了路小英同學心中沉睡的種子。
當她受到路遠喜來的信,心里美的不要不要的,在進入實習期的時候,她馬不停蹄的趕了回來,準備到路遠的公司實習。
兄妹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偶然見面,路遠發現,當年經常流鼻涕的小姑娘,現在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傲然,就像一朵花呀。
“爸,媽,哥哥,我回來了。”
路小英回來的時候是傍晚,當年不像現在,可以電話聯系,隨時掌握親人回家的動態。
當年最多在動身的時候打個電話,或者拍個電報,告訴家里人自己準備動身了。
家里接到電話或者電報以后就翹首以盼,等待著與家人團圓的時候。
本來路小英坐火車回來,路遠可以開車到火車站去接她,可是這小姑娘很倔,沒有告訴家里面她什么時候動身,坐的是多少時間的火車。
因為她總喜歡跟家里來個驚喜,她就是這樣的人。
不過路小英這種性格,路遠非常清楚,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