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文字而感動而活的啟發,跟自己點贊,路一民覺得自己就沒有白寫,功夫也就沒有白費。
想當作家,就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吃的苦,路一民雖然文化底子不是很深厚,但他喜歡看書,喜歡學習,喜歡鉆研。
以前沒事出去釣魚,自從上一次摔了一跤,住了好久的院之后,就很少出去釣魚,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鍛煉或者學習上面。
路一民現在的優點就在于有了充足的時間,有一個人喜歡獨處,耐得住寂寞。
缺點是文化底子差,沒有名師指點,所以要想有太大的突破,兩個字困難。
但不管怎么說,路一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農民,專研寫作業好,搞寫作也吧,都只是業余愛好。
打發時間,再有點兒職業,心里有一種踏實感,榮譽感。
想成名成家,想靠此發家致富,他也覺得不太現實。
所以很多時候能有幾篇文章發表,領兩包煙錢他也是很滿足的。
當年還沒有網文存在,就算有了,他也不知道,所以他只能洗傳統的玩兒,找傳統的刊物發表。
換的今天,也許他也能煥發青春,都不一定。
網文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子過得安穩,有一顆不甘落寞的心,而無能怎么樣,子女回來,全家聚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所以這一天晚上路一民簡直是心情舒暢,好想喝酒,所以在女兒進了酒之后,他也就端起酒杯,對兒子,女兒甚至對女婿說:
“來吧,喝一杯,首先感謝我們遇上了這么好的時代,感謝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美滿,感謝生命中根據我們的一切。”
路一民不愧是鉆研了幾天寫作的人,說出來的話文縐縐的,按照老伴兒劉彩娟的話說,有一股酸腐氣。
這讓路一民名經常表示抗議,很不滿的說:“什么酸福氣?你懂個屁,這叫有文藝氣息,雖然我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個文藝青年。”
路一民的話把媳婦兒逗的哈哈大笑,甚至兒媳婦小曼都偷偷的笑了,后來路遠知道也是心里發笑。
他覺得老爸其實心態還很年輕,蠻可愛的,有這么穩定的生活,有這么好的心態,老爸長命百歲沒問題呀。
“來吧,爸,本來我不喝酒的,不過今天高興,哥回來了,您老人家也高興,所以我就破例喝一杯。”
于是小楊也端起杯子,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后和老丈人以及大舅哥路遠碰了碰杯,仰起脖子咕咚一聲,把酒喝干凈了。
看見自家老公都這么豪爽了,路小英更是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喝干,然后好爽的說:“爸,哥,你們看我也喝干了,厲害吧。”
說完哈哈大笑,她一歲多的孩子小曼抱著,在那里用一個小碗,用勺子學著吃東西。
忽閃著亮晶晶的眼睛,看著媽咪如此豪爽的喝酒,咧開牙還沒長齊的一嘴笑了。
這是幸福的一家,也是其樂融融的意見,一家人如此的幸福,路遠也感覺非常的開心。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