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繼續說”
衛燃見對方停下來,不由的催促道。順便,他還趁機打開免提并且將聲音調整到最大,接著又朝坐在后排的安菲亞打了個響指,示意后者將平板電腦遞了過來。
電話另一頭的夏漱石點上顆煙,噴云吐霧的繼續說道,“我們把那個小媳婦家都翻遍了,他們家的木頭房子都差點被二世拆了重新蓋一遍。”
“然后呢你們發現什么了”衛燃再次提醒對方說重點,同時也打開了平板電腦的備忘錄。
“除了在牛棚的天花板里發現了一支英77步槍和百十發子彈之外沒有別的東西。”
夏漱石再次小小的停頓了一下,然后才繼續說道,“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個小媳婦一家根本不清楚這些東西從哪來的。”
“這話什么意思”衛燃不解的問道。
“簡單的說,根據那個小媳婦她爸爸的說法,他們一家人是67年糧荒的時候逃難來的這里。
這屋子,原本是那個小媳婦他爸爸的一個遠房叔叔的。雖然雙方的血緣關系很稀薄,但那個老人還是收留了他們一家。
不過,那位老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去世了,他原來住的房子也變成了雜物房,樓下也變成了牛棚,剛剛我提到的那支步槍,以及那位民宿老板帶回去的那些東西,都是在牛棚上面的雜物房里發現的。”
一口氣說到這里,夏漱石勐嘬了兩口煙,然后繼續說道,“雖然我們在他們家里只發現了一支步槍和子彈,但是當地有不少關于遠征軍的傳說和痕跡。”
“詳細說說”衛燃好奇的追問道。
“首先,這個村子里有不少美國的十輪卡車,當然,能用的幾乎沒有,大多都是殘骸。”
夏漱石笑著補充道,“而且我發現,這里有好幾家用的灶臺,都是美國十輪卡車的輪轂改裝的,就連喂豬喂羊的食槽,都是用十輪卡車的輪胎做的。”
“還有呢”衛燃見對方說到這里竟然停下來了,只能無奈的再次追問了一句。
“唉”
夏漱石卻莫名的嘆了口氣,“我聽這個村子年齡最大的一個老瞎子說,他從小就知道,當年二戰的時候,這個村子附近曾經有個野戰醫院,當時差不多有一千多號遠征軍的傷員在這座野戰醫院里養傷。
但是后來,駐扎在這里的遠征軍丟棄了所有的汽車和重型裝備,要么把它們炸了,要么干脆一把火燒了,要么直接推進了水里。
然后他們徒步進了野人山,那一千多號傷員,為了不拖累大部隊,選擇了集體自殺。”
“你說什么”衛燃立刻皺起了眉頭。
“沒錯,集體自殺,的方式。這件事兩岸官方的歷史雖然沒有記錄,但是在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這本算是回憶錄的書里確實提及過,在1942年的5月14號,遠征軍第五軍司令部和第65團主力,以及1500名左右的傷患進駐了一個名叫莫的村的地方。
我也是在聽到那個老瞎子提及集體自殺之后,才意識到這個翻譯成曼敦的村子,很可能就是那本書里提及的莫的村。”
夏漱石說完再次嘆了口氣,“按那個老瞎子的說法,這些自殺的傷員被埋在了這個村子的佛塔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