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先生也喝一杯吧”衛燃將倒滿的第一杯酒遞給了庫德利克,將第二杯酒遞給了亞歷山大。
“我就知道有我的份兒”亞歷山大痛快的接過了酒杯。
恰在此時,穗穗也將眼眶通紅的瑪爾塔給推了過來。
“好孩子,快把眼淚擦干凈,我們能在這里活著重逢,應該是值得開心的事情才對。”
庫德利克說著,卻將衛燃剛剛遞給他的酒杯交給了瑪爾塔,“來,讓我們再喝一杯吧”
“你要喝一杯嗎”
衛燃重新給庫德利克老爺子倒了一杯酒之后,一邊倒酒一邊朝著穗穗問道。
“這杯難道不就是我的嗎”穗穗端著小酒杯笑瞇瞇的問道。
“是你的,當然是你的。”
衛燃說著,用最后一點兒瓶底倒滿了自己的杯子,第一個伸出去說道,“諸位,為了勝利,為了重逢,為了瑪爾塔之家,干杯”
“干杯”
其余男女老少齊齊的應了一聲,幾只晶瑩剔透的小酒杯也在歡聲笑語中碰在了一起。
這一杯慶祝重逢的酒過后,亞歷山大又帶著大家去另外兩座仍在改建中的車間,以及那座已經改成了臨時宿舍的二層辦公樓轉了一圈。
毫無疑問,這一番參觀帶來的最顯著成果便是打消了這段時間以來瑪爾塔內心的彷徨和不安,尤其亞歷山大還承諾,等這里徹底改建好之后,還會再邀請同樣多的戰爭受害者過來生活。
這天晚上,眾人就在瑪爾塔之家和亞歷山大以及稍晚點趕來的,他的妻子和幾個女兒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時間轉眼到了第二天上午,衛燃在修葺一新的瑪爾塔之家公共活動室里接受了亞歷山大安排的采訪。詳細的講述了1941年的秋天,在布良斯克的森林里發生的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同樣接受了采訪的,還有坐在輪椅上的瑪爾塔和同樣坐在輪椅上的維尼亞政委之子庫德利克老爺子。
當然,更少不了全程抱著那根12星反坦克槍槍管的亞歷山大先生,以及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肢體或者家人的頓涅茨克人。
同樣是在這一天,在遙遠的布良斯克森林的深處,另有兩只采訪團隊跟著亞歷山大的人一起,埋葬了曾被封印在樹脂里的游擊隊員葉列梅,并且在那兩處墓地,各自重新豎起了一塊巨大的鈦合金墓碑。
這兩座能有門板大小的墓碑正面用激光雕刻了埋葬在這里的人的詳細身份信息以及衛燃的陣亡者照片,背面則雕刻上了布良斯克森林嘩嘩響歌譜的墓碑以及那三支游擊隊的隊員們的合影。
毫無疑問,煉猶商人亞歷山大先生無論是救助那些難民還是組織采訪又或者重新安葬游擊隊員,他做這一切,都是有著明確目的。
衛燃和穗穗無比的清楚,瑪爾塔同樣清楚。
甚至就連庫德利克老爺子乃至住在瑪爾塔之家的所有人都清楚,他們已經成了這座活著的博物館里的展品。
但那又怎樣就算是在作秀,就算是為了積累名望,這終究是件好事不是嗎
正所謂論跡不論心,無論這位煉猶商人私底下鑄造了多少帶有除油buff加持的排污井蓋。
至少他在陽光下做的這些事情,至少他對那些早已被人忘記的游擊隊員們,對于瑪爾塔之家的那些可憐人都是真誠的、善意的。
至少對于衛燃等人來說,這就已經完全足夠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