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章去做些于國家有用的事罷了
當白光又一次消退,衛燃終于徹底放松下來,他終于回到了津門那座小洋樓的地下室里。
只是,看著那支在紙頁上龍飛鳳舞的金屬羽毛筆,他終究還是有些悵然,他以為他能經歷張泰川最后的去向,陪他走完最后一程的。
用力吁了口氣,衛燃看向已經寫下一行行血紅色字跡的紙頁:
去做些于國家有用的事罷了
銘鄉戲班子少班主張正歧,1938年元月,因銘鄉戲班子遭日軍抓捕,攜師弟李小五及林六子,隨洪門弟子林喬安逃離奉天前往申城,并于當年,經林喬安引薦加入洪門,掛名藍燈籠。
同年九月,張正歧化名齊正麟,任麗華戲社越劇女班總管事,兼借唱堂會等公開活動,為租界內外及城郊內外抗日力量傳遞情報、人員及物資。暗中協助趙景榮等人秘密暗殺漢奸及在華日軍或哄抬物價之僑民。
1942年底,張正歧于暗殺日籍商人蒼井三郎任務中不幸中彈,雖經日籍醫生平野葵及時救治,終因腹腔感染不幸犧牲。
1949年10月,張正歧尸骨由師弟林六子(化名陸明林)秘密送回嵊州張氏祖墳安葬。
銘鄉戲班子學徒李小五,1938年元月隨少班主張正歧經奉天逃往申城,并于當年,經林喬安引薦加入洪門,掛名草鞋。
同年九月,化名吳襄利,任麗華戲社跑堂伙計,暗中協助張正歧、趙景榮等人進行抗日救國活動。后出任棺材鋪掌柜,協助征柴隊進行物資及人員轉運。
1942年底,協助張正歧暗殺日籍商人蒼井三郎后蟄伏,并于次年春出任征柴隊隊長,帶領征柴隊擔任情報傳遞、人員及抗日物資地下運輸工作。
1945年秋,李小五(化名吳襄利)帶領征柴隊借口“投誠”加入湯恩伯部,繼續擔任情報工作。
1949年冬
“我就知道.”
衛燃無聲的念叨了一句,在剛剛那一句之后,關于李小五1949年冬之后的介紹已經模糊不清了。
繼續往下看,其后卻只有一句“1965年,因病逝于臺南,2001年,由長孫經多方尋根,遷葬至粵省祖墳。”
無奈的搖搖頭,衛燃繼續往下看,接下來是關于六子的:
銘鄉戲班子學徒林六子,1938年元月隨少班主張正歧經奉天逃往申城,并于當年,經林喬安引薦加入洪門,掛名草鞋。
同年九月,化名陸明林,任麗華戲社跑堂伙計,暗中協助張正歧、趙景榮等人進行抗日救國活動。
1941年12月底,因刺殺仇敵平野大翔失敗負傷,經救治后脫離梨戲社前往城外。
1942年春,林六子傷愈后加入抗日游擊隊,同年冬,并入新四軍第五支隊繼續進行抗日斗爭。
抗戰勝利后,隨新四軍并入華東野戰軍參與解放戰爭。
抗霉援潮期間,隨同所屬第三野戰軍入潮作戰,期間多次立功受嘉獎及負傷。
1952年10月結束作戰任務撤離回國,駐扎于申城嘉定地區休整。同年12月,因傷殘退出現役,攜妻兒返回豫省老家定居。
1984年1月10日夜,林六子(陸明林)于臘八節夢中辭世,留有一子林銘鄉,一女林麗華,養子趙奉佑。
也叫銘鄉啊.
衛燃嘆了口氣,轉而開始奇怪,他明明記得,參加張泰川和林喬芝婚禮的時候,已經是1953年的7月,當時小五明明說六子還在潮蘚沒有回來,怎么
可轉過頭來想想那時書信傳遞的速度,也許.
搖搖頭,衛燃繼續看了下去,接下來是關于張泰川的。
然而,這一次,他能看到的,也只有斷斷續續的一些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