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人怎么都是串兒
穗穗和衛燃對視了一眼,都各自從對方的眼睛里讀出了他們各自的心里話。
默契的相視一笑,穗穗和車廂里坐在最后排的三個小偶像開始了女孩子之間的相互夸夸,卻也一次又一次輕而易舉的繞開了那對雙胞胎頗為執著的“入伙邀請”。
類似的一幕也發生在有千尋駕駛的另一輛車上,只不過,在應付這姑娘熱情的邀請的同時,無論卡堅卡姐妹還是擔任翻譯的陸欣妲卻都在心里暗暗發笑。
她們可不會告訴千尋,昨天晚上女王大人就已經準備買下她和她的赫少女了。
“我們很快就會成為同事了”陸欣妲在又一次幫忙翻譯的同時暗暗嘀咕著。
在某種意義上的“雙向奔赴”的閑聊中,千鶴以及赫少女們帶他們來到了相距迫近的第一個景點——嵐山。
雖然來的季節不是太對,但這里的景色依舊滿足了穗穗等人拍照打卡的基礎要求。
“這就是華夏那位帥氣的總理的詩碑”
充當導游的千尋帶他們來這里的第一站,便是山腳下一座公園里的石碑面前,頗為熟練的介紹道,“很多華夏人來這里玩,其實都是為了來看這座石碑。”
“我都不知道這里竟然還有總理的詩碑”衛燃錯愕的說道。
“我學的旅游專業我都不知道”穗穗跟著說道。
“這座詩碑是78年的時候,為了紀念兩國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由鬼子的民間團體立的。”
同樣在這個季節來這里游玩的一位看著能有六十歲上下的絲巾老太太熱情的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不知道也正常,我像你們這么年輕那款兒,這塊碑落成的時候,咱們國內的報紙都還報導了呢。”
“阿姨是誠德人”衛燃近乎下意識的問道。
“你怎么知道”這老太太好奇的問道。
“聽您口音聽出來的”衛燃笑了笑。
“老頭子,我有口音嗎”這老太太朝身旁一個脖子上挎著相機的老爺子問道。
“妹有口音吶”
這位老爺子回應的同時也放心的將相機交給了衛燃,“小伙子,來來來,站在這兒幫我們老兩口照張相。”
“好嘞!”
衛燃樂呵呵的應了下來,接過相機看了一眼說道,“還是膠片機您可真放心我。”
“放心,這有什么不放心的。我都調好了,你直接按快門就成,眼睛看這里,這個鈕就是快門,拍成啥樣都沒關系。”
這位老先生指了指快門,接著往后退了幾步站在了那座詩碑的旁邊,那位大冬天披著絲巾的老太太也挽住了他的臂彎。
聞言,衛燃笑了笑,再次看了眼手中的這臺海鷗牌的老雙反,認認真真的對準兩位老人,格外熟練的完成了構圖之后按下了快門。
“伯伯,我能聽聽您對兩國的友誼還有鬼子的看法嗎”
千尋卻在這個時候問道,她的漢語帶著些許的申城口音,這讓她可以輕而易舉的把自己偽裝成華夏人。
“你這小姑娘問出來的問題可有意思”
那老先生接過衛燃雙手送回來的相機掛在了脖子上,和他的妻子對視一眼之后笑著說道,“兩國的友誼我就不發表看法了,咱們國家的領導人比我這退休工人眼光長遠的多。倒是對于鬼子,我能說道說道我的看法。”
這老先生指了指那塊石碑,“那塊碑立起來的時候,老百姓窮,國家也窮,咱們華夏哪像現在這么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