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準備試試看能不能從金屬本子里取出些什么的時候,一名軍官吹響了哨子。
“跑步前進!目標三岔口!”
這名豫省口音的軍官松開掛在脖子上的哨子,干脆直接的發出了命令。
三岔口?
跟著跑起來的衛燃晃了晃神,接著便根據這個地名猜到了即將開始的這場戰斗。
1933年3月16日凌晨,羅文峪戰斗前夜,遵化城防司令祁光遠帶隊奔襲三岔口夜襲鬼子先頭部隊的戰斗。
應該是了...
衛燃隔著手悶子拽緊了槍帶,跟著前面的士兵跑了起來。
趁著跑步前進的功夫,他也在試圖找出周圍是否有臉熟的人。
可惜,直到用來照明的篝火甩進身后的夜色里,直到勉強用來照明的就只剩下地上的積雪,他也沒有看到郭修齊或者高粱桿又或者任何之前見過的人。
因為本就清楚知道他們不是同一片戰場,所以衛燃對此倒是并不失望。
不止沒有失望,他甚至對接下來的戰斗充滿了期待。
一邊琢磨著等下又能弄死幾個鬼子,衛燃也脫掉一只手悶子,將手伸進了腰間彈藥盒里摸了摸。
只不過,在摸到里面的彈藥時,他的心卻涼了半截。
這個彈藥盒子挺大,里面東西似乎也有不少,但子彈卻僅僅只有兩板總計不過十發。
其他的東西是什么?
衛燃用手捏了捏,索性將那兩板金貴的子彈揣進兜里,隨后把盒子里裝著的其他東西取了出來。
只不過,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卻無奈的搖搖頭,這里面就兩樣東西。
一個用白土布包裹的窩頭,頂尖的位置還有顆大紅棗,窩頭的洞眼里,還塞著一小塊幾乎嚴絲合縫的腌蘿卜。
再加上外面那層布,這也是他剛剛沒能摸出來是啥的原因。
另一樣卻是個玻璃瓶,但這玻璃瓶里裝的卻并非藥片或者液體。
礙于天色,他并不知道這里面是什么,而且此時這支隊伍一直在山谷里深一腳淺一腳的跑步前進,他也不敢擰開滿足下好奇心。
將除了子彈之外的東西又放回彈藥盒扣好,衛燃轉而開始思考這幾次白光之間不同戰場的聯系——關于送他進入這段歷史的那臺老相機之間的聯系。
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在歷時約莫一個多小時的急行軍之后,他們也終于趕到了一條蜿蜒的山路邊的坡地上,各自尋找依托做好了準備。
擦了擦額頭并不算多的汗珠,衛燃解開領口讓風盡快帶走多余的熱量和水汽兒,同時也對這片戰場進行著評估。
他們此時距離山下的那條路連百米都不到,不但在步槍的射擊范圍之內,而且也在盒子炮的有效殺傷射程之內。
背靠著藏身的大樹,衛燃輕輕拉動槍栓,把手指頭伸進去摸了摸又按了按。
重新推上拉開一半的槍栓,衛燃摸黑對表尺進行了調整,隨后又把腰間的盒子炮和金屬本子里的盒子炮乃至備用彈匣分別檢查了一番。
“都注意”
夜色中,那位疑似祁團長的豫省口音發出了命令,“等下鬼子到了之后,手槍隊留著子彈,大家伙先扔手榴彈給老子把它們狗日的炸一輪。”
“是!”
眾人低聲給出了回應,并且各自提前取出手榴彈擺在了手邊。
“爺們兒,整一口暖和暖和。”
就在衛燃準備試試看能不能把大刀取出來的時候,一名剛剛跑過來的士兵在衛燃身邊趴下來,從懷里掏出個物件遞給了衛燃,順勢用濃郁東三省口音低聲問道,“有吃的沒有?整一口。”
“有,多久沒吃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