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為了能借到琴,這一家人可謂下足了功夫,不但提前準備了滿滿一大桌子豐盛的飯菜,桌子中間甚至還提前準備了兩瓶看名字就知道不便宜的好酒。
倒是穗穗,此時又擺出了那副不會喝酒的乖巧模樣,全程都和陳洛象的老媽聊著有關化妝包和衣服之類的話題。
而在衛燃和陳廣陵父子的推杯換盞間,也弄清楚了對方借琴的本意。
原來,陳廣陵的兒子陳洛象,打算大學畢業之后就拜一位有名的制琴大師為師學習斫琴的手藝。而那位制琴大師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看看這個內向的小伙子琴藝怎么樣。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陳廣陵為了自家兒子,這才準備借衛燃的古琴給他兒子用用,期望著到時候能給加加分,而為了能打消衛燃的疑慮,他甚至還主動表示可以寫個借條,連同這家琴行的房產證都一起押給衛燃。甚至如果衛燃擔心,還可以跟著一起去。
正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他這一片苦心,衛燃自然不會拒絕,是以沒等陳廣陵說完,便痛快的答應了對方借琴的請求。
而另一方面,雖然他和陳廣陵這人一年都見不了幾次面,甚至當初還是對方主動找上門的,但衛燃卻并不介意多了這么一位老實本分的朋友以及一個更加老實的小師弟。
“陳老師,洛象打算什么時候用那床琴?”衛燃端著酒杯問道,“我這才回來,那琴還在老家放著呢。”
“說實話確實有點兒急,越早越好。”
陳廣陵端起杯子和衛燃碰了碰,一飲而盡之后說道,“雖然那位大師考校洛象琴藝的時間定在了年后,但他怎么也得提前熟悉熟悉那床琴才行,所以...”
衛燃盤算了一番開口說道,“既然這樣,不如今天就跟著我回去拿?”
“這樣最好!這樣最好!”
陳廣陵執意給衛燃又倒了一杯酒,“洛象這孩子要是真能拜那位老先生為師,我們老陳家可算是又做回老本行了。所以衛燃,這次我真就不和你客氣了。”
“說這個就見外了,來,喝酒!”衛燃說著,搶過酒瓶子也給陳廣陵以及喝的滿臉通紅的便宜師弟陳洛象倒了一杯。
一頓熱鬧的家宴從中午一直吃到了下午三點,喝光了兩瓶白酒的三人在琴行里稍微休息了一番,直等到太陽落山,眾人這才搭乘陳廣陵媳婦借來的商務面包車,帶著對方提前準備并且執意要帶上的各種禮品,浩浩蕩蕩的趕往了高鐵站,登上了趕往滄洲的列車。
用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家的時候,衛燃的父母還在旅行社里加班呢。既然如此,他索性帶著陳廣陵一家進了新裝修好的房子,而穗穗則去了對門,準備弄些吃的喝的招待他們一家。
“師兄,你這客廳里擺倆大鐵棍子干嘛?”
陳洛象好奇的看著客廳的背景墻問道,如今這背景墻里可不是大抬桿和那幾柄抗日大刀,連穗穗他姥爺家翻建房子時找出來的那些老照片都擺在里面了。
“那可不是大鐵棍子”
還不等抱著琴盒從書房出來的衛燃說話,穗穗便已經端著一個放有茶壺茶碗的托盤,帶著家里那條歪嘴哈巴狗走了進來,一邊給眾人倒水,一邊炫耀的說道,“那是白羊淀的大抬桿,真正打過小鬼子的大抬桿!”
“小兵張嘎里那個?”陳廣陵驚訝的問道,“這玩意兒看著可真帶勁!”
“那可不!”穗穗一臉的驕傲,“我姥爺家翻出來的!”
“這房子都是她裝修的”
衛燃跟著夸了一句,算是滿足了穗穗這小玩意兒的虛榮心,隨后將琴盒放在沙發上打開給陳廣陵父子看了看,“我家里就放著這床幽泉了,之前那床瑤光在俄羅斯呢,沒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