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河畔的秋景確實非常漂亮。
藍天白云還有五顏六色的樹。
曾嫻每天走一次都要稱贊一次。
何明橙很感恩這秋天的美景,美景也是能舒緩人的心情的。
她每天都固定早晚兩個時間段陪著曾嫻走一個多小時。
她們每天早上會碰到一位坐著輪椅,滿頭銀霜,氣色氣質極其出色的華裔老人家。
就是那種雖然是個老人家了,但只要看一眼,就會讓你覺得這是位名媛的感覺。
而且是民國時期那種極其出色的大家名媛的感覺。
因為都是黃種人,老人又太出色,第一次碰面,何明橙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就和老人的眼光碰上了,何明橙立馬揚起了笑臉。
老人家就和煦的笑了,問:“姑娘,你是中國人吧。”
一口溫柔的普通話。
何明橙笑得更開心了,她點頭,并走近老人,彎腰:“奶奶,我是中國人。您真的是太漂亮了。氣質太出色了,我看您一眼就移不開眼。”
老人家就笑彎了眉眼:“這囡囡人漂亮嘴老甜。這是你媽媽?”
何明橙點頭。
曾嫻就微笑跟老人家問好:“阿姨你好。”
老人家就笑:“這是孩子在這讀書媽媽陪讀?”
老人家近看,皮膚紅潤光澤,眼睛也明亮有神。
何明橙斷定,這位奶奶年輕時候一定是位傾國傾城的大美人。
她干脆蹲下,瞪大了眼:“奶奶,我像是需要陪讀的小姑娘么?”
老奶奶笑瞇瞇看著她:“囡囡今年多大了呀?”
何明橙不回答她,反問:“奶奶您是江浙人?”
老奶奶更開心的點頭:“你是哪里人呀?”
何明橙就笑:“我是蘇南的。”
奶奶就笑得眼尾的紋路都翹起了:“喔唷,咱們是老鄉吶。”
曾嫻也吃驚了:“真的呀,您是蘇南的呀。”
老奶奶就點頭:“我老家是蘇南的,但我祖父那一輩就搬去上海了。”
曾嫻也蹲在了輪椅前:“難怪難怪。阿姨您氣質真好。當真是上海名媛風采。”
老奶奶就笑著搖頭:“老了。你是陪孩子來讀書的?”
曾嫻搖頭又點頭:“也是也不是。孩子帶我出來住住。老家沒人了,孩子在哪我就在哪。”
老奶奶就打量曾嫻:“挺好,跟孩子在一起挺好。孩子讀本科?”
何明橙就笑:“奶奶,我都快三十了,準備讀博士呢.”
老奶奶就看著何明橙笑:“囡囡長得很漂亮呀,像媽媽,顯小。”
何明橙由衷道:“被您這樣的美人夸漂亮,真的是太開心了。您住這附近?”
畢竟只是偶遇,她邊說邊站了起來:“會不會打擾您散步了?”
老人家仰頭看著何明橙,微笑搖頭:“不打擾,只要你們不嫌棄,我很開心和你們聊天。我今年95了,我49年就跟我先生去了臺灣,2000年跟我最小的兒子來了劍橋,我小兒子在這教書,我老了跟他住。但他也挺忙,我每天就跟這個阿姨一起啊。”
推老人輪椅的是位非裔中年女子,她友善的看著大家笑。
何明橙有些了悟,**撤退的時候去的臺灣,這估計真是位大家閨秀奶奶。
曾嫻看著這位老人,想起了仙逝不久的母親,都是那個年代的女子。
她不由放柔了聲音:“我們每天都過來散步,您不嫌棄,我們可以陪您一起走走。”
就這樣,她們和老人相識了。
因為每天早上都碰上,就越來越熟悉。
老人知道何明橙正在準備申請讀博士,知道曾嫻的老母過世不久,知道曾嫻之前是一位教語文的鄉村教師,早年離異撫養大女兒。
何明橙和曾嫻也知道老人腿腳不好,能走,但走不遠。有三個兒子,老大在紐約,老二在臺灣,老三是中年得子,就是照顧老人家的哈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