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夏中部蒼州的升龍拳道真傳弟子,夏云青游歷至雁門,連破七處武道門派,無論是年輕一輩高手,亦或者是年長成名之輩,盡皆都敗在了他那雙鐵拳之下。
武者嘛,總還是有些傲氣的。
少年人志得意滿之下,自然放出豪言,視這整個雁門武林如無物。
攜帶著勢如破竹般的銳氣,夏云青只身走到了這雁門武林的最后一站,扶風縣城。
之所以將此地選為最后一站,就是因為燕刀門是整個雁門江湖中最具聲威,最有希望誕生宗師的門派。
一門兩七品,夏云青將燕刀門作為了他以戰養拳,蓄養武道真意的一道墊腳石。
他希望能借助這成勢之拳,一路打遍大夏九州,越戰越強,最后擊破那道神海大關,登天而上,成為先天宗師。
此舉本無錯。
但錯就錯在,他太傲了。
試武道,拜山門,即使最后獲了勝利,也要給敗者留下應有的尊嚴,這才是獨屬于勝者的氣度。
可無冤無仇之下,夏云青每過一地,只要是勝了,那就會目空一切,蔑視各處武脈傳承,全然不將這些敗者放在眼里,即使這些道統有的曾經祖輩之上還出過宗師,也不例外。
被如此羞辱,不少具備血性的武者自然怒而拔劍,以身捍衛了宗派的武道傳承。
身可辱,信仰不能辱!
出身與傳承,乃是一名武者的立身根本,如果連這都能被當做嘲諷的對象,那未免也太過貽笑大方了。
所以,這才為后來夏云青的隕落埋下了伏筆。
他的升龍拳道是強,這點無可否認,畢竟能橫掃一郡老少七品者,自然也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
但在梁華這位百年難覓的刀道奇才手下,他的武道根基,到底還是差了一籌。
少年人都有血氣,這位來自升龍拳道的夏云青有,出自燕刀門出道無一敗的梁華,自然也有。
夏云青在來到扶風縣城拜燕刀門山門之時,就已大放厥詞,完全視這燕刀門傳承于無物,就仿佛此傳承數百年的武道流派根本不值一提。
對此,梁華性子本就桀驁,再加上這副不屑言語,他又怎能忍住?
拔刀,對拳,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刀出鞘,梟敵首,血液濺三尺,捍衛宗門聲譽。
這本就是無可厚非之事。
前來踢館,自然就要做好踢館失敗,身隕于此的準備。
可壞就壞在,升龍拳道的當代道主,是一名邁入六品境許久的成名宗師。
而夏云青,更是他教授許久的親傳弟子,可以說是一步一步帶到大的。
弟子被殺,做師父的又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所以徒死師來,沒有宗師鎮壓底蘊的燕刀門,能頂住一尊赫赫有名的宗師壓力,沒有交出梁華這位真傳弟子,只是將其逐出師門,就已經是盡了平生最大之力了。
梁仲儒抗住了升龍拳道道主的壓力,以弟子被逐出師門為理由,拒不交出梁華,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錯誤。
而在李元長看來,他這位師父唯一犯的錯,就是沒將事情緣由從頭到尾,好好的耐心講給自家那位師兄聽。
也就是因為這一樁當年的舊事沒有好好處理,才造成了這師徒二人十幾年都未曾見過一面。
“十幾年了,師兄他估計也早就已經想清楚了。”
“只可惜這兩人都犟的很,誰都不愿低頭去找對面,不愧是師徒二人,連脾氣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