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洛離率領三萬鐵騎大破扶風縣的蠻夷鐵騎后,這些所謂的援軍才姍姍來遲。
是以,洛離怎能不對此動怒,大動干戈?
而這些來自各郡縣的武道高手和顯赫官吏,對此顯然也是心中有數,只能苦悶的憋著,不知該如何解決。
他們的做法本是最為穩妥的選擇,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雁門郡早已經是必破無疑,犯不著再耗費人力物力前去馳援。
但錯就錯在,他們沒想到雁門郡的郡守陳朝年和各地武道高手,都這么有種,一直堅持到了城池瀕臨淪陷,都沒有棄城而逃。
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星夜奔馳之下,來自北涼城的援軍還真在那城池未破之前,跨越了整整上千里趕到了雁門,于千鈞一發之際大破了來犯敵軍,盡揚北涼鐵騎之雄威!
何等神話!
一劍大破十萬箭,單人震懾八萬軍!
之前那道如雷貫耳般的傳言,經過這些時日的醞釀,在座的諸位心中對此可謂是清晰無比。
因此,不怪他們不心生惶恐,畢竟此事擱在誰身上,誰都不可能無動于衷。
聽到這些事先即使商量過無數次對策,但心中對于那位北涼王仍舊還存有懼怕的眾人所說之話語,荀令睜開眸子,神情間閃過一絲無奈。
別看他樣子似是穩若泰山,但若論心中的不安,他可未必會比這些在座的各位強出多少。
“沒想到曾經冷眼旁觀的年少皇子,竟然有朝一日真能一言攪動風云,使得這天下動蕩...”
“當年我走眼了啊,陸老匹夫,還是你有眼光。”
荀令心中暗想,有些頭疼。
北地荀家,有宗師坐鎮,十年前與武威陸家并列,為北涼州兩大宗師傳承之地,聲名赫赫。
而荀令,就是數年前除了陸家宗師外,北涼州唯二的武道宗師。
與陸家看好北涼王不同,當時的荀令對于北涼城可謂是不以為然。
在當時武威陸家陸老宗師,為了鎮守北涼城隕落之時,他還曾默默嘲笑過那老家伙頑固不冥。
宗師者,去到哪里不都是座上之賓?
只要他們不死,就算是涼州淪陷,以宗師之身帶著家族子弟,換一處地方依舊可以東山再起。
何必非要葬送此身?
但現在看來,或許自己當年真的做錯了。
荀令想起自己進入北涼城內后,所見到的那幾個身上散發恐怖氣息的人影,頓覺今日之事棘手無比。
那頭發花白,一身布衣的持劍宗師也就罷了,畢竟都是老面孔,荀令也不是不知曉李旭的存在。
可那身披白甲,身上武道意志濃郁至極,近乎媲美五品的白袍大將,還有那背上一柄木劍,游蕩在北涼城街道巷尾之間,氣質縹緲出塵的道袍女子,又是何方神圣?!
再加上那前些日子破境宗師的北涼王,眼下這小小的北涼城內,竟有整整四名宗師坐鎮,還盡數都是宗師中的強者!
這份陣容,如何能不讓荀令感到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