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與我道違背,難,難,難!”
一個念頭的升起,隨之而來的便是無數種先決條件。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直讓洛離覺得自己這一身通天實力,卻無一絲用武之處。
每當這時候,洛離都會想起夏皇那驕縱奢侈的生活,于是不由得長嘆一聲。
鏟除世家,平定內亂,在洛離眼中不過易如反掌罷了。
誰不服,送他一個午門斬首,又能如何?
不過跳梁小丑爾!
真正難的,正是他與李青衣短暫對話過后,所提及的這些個強盛根基。
民不富,難開智,難鍛體。
此,才是目前大夏之三難也!
而想要將這三難盡數解決,對于洛離一個只熟悉帶兵打仗的馬上將軍來說,無疑是有些難為他了。
之前北涼的那些個內政人才,雖然也不算差,但論及如此治國平天下之策,怕是也有些相形見絀。
像是那些個世家之流,其中或許會出現真正的天才,但是經年累月的教育,他們是不可能將蕓蕓眾生一碗水端平的。
把一應革新之大權,交給這些屁股都是歪的家伙,那洛離還不如直接躺平,維持現狀來的巧妙。
宰相梁溫那種儒脈讀書人倒是不錯,可他雖然一心為公,但心太軟了。
這種耳根子軟的,變法和沒變也沒什么兩樣。
太師陳昭那種老狐貍,倒是有這等手腕。
可那貨出自江左陳家,不玩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洛離都謝天謝地,更別說讓這老狐貍用出全力,去得罪世家了。
如果真把這權利交給那老家伙,還不知道能掀起什么風浪來。
倒是他那個在北涼任職郡守的子侄陳朝年還不錯,只可惜還是沒有他這個做族長的叔父經驗老,目前可以將官職再拔高點,但也還沒到獨當一面的時候。
雖說自己對于前世不少皇朝經驗,都能評上幾句,但要知道,能說和會做,那可完全是兩碼事。
科舉唯才是舉,雖有瑕疵,但也可以有效的選拔人才,對于這點洛離不用腦子都知道。
可關鍵的是,到底該如何順利的推行下去?
洛離只知道一個理論的框架空殼,知曉需要以策論、兵事、經文來考驗人才,但具體的實施方法,卻也不是那般容易就能推行完善的。
幾千年無數人的推陳出新,完善體制,又怎能是他一個對于政事不算精通的人,可以盡數揣摩透徹的?
正當洛離愁眉不展,不知該作何之時。
久違的提示之音,終于再度響起:
“選擇一:國家富強之道,唯變法改革一條,眼下大夏疆域已定,一十三州尊稱皇帝名,但世家豪族盤踞各地,田畝資源盡數都只局限于少部分人手中,如此長久下去,必不能強盛爾!”
“所以欲使大夏締造盛世,成就自身之人皇眾生大道,革新刻不容緩!”
“選擇獎勵:法家集大成者,商鞅(擁有異象,足以媲美修行四品之境)”
“選擇二:大業初定,變法須行,但如何變通,如何去做,還需徐徐圖之,眼下萬民雖民生拮據,但近些時日并無天災人禍影響,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世家大才居多,眼下還需依仗,因此需得休養生息,使得國家緩緩富強!”
“選擇獎勵:漢初內政文臣,蕭何(擁有異象,足以媲美修行四品之境)”
腦海中聲音仍舊在傳蕩,而此刻的洛離眸中已是露出了愕然之色。
“這...這是?!”
秦朝為何能定鼎天下?
除卻奮四世之余烈,有百年之積累外,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一個人掀起了一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