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看其樣子,貌似對于洛離這位大夏皇帝,很感興趣。
至于另外那個名為商鞅的人,一開口聽起來就和洛離有所干系,想必便是在那皇宮書閣間,引得他哄然大笑的人物了。
自己雖然沒有聽過其自身的名諱傳聞,但剛剛那一系列的招式和異象,卻無疑昭示了此人并非凡俗,起碼也得是一尊四品之境的高手。
就是不知道,洛離是從哪里結識的此等人物。
“這位陛下,還真是叫人出乎意料。”
“本來以為我已經算是對他比較了解的了,可現在看來,還是有許多東西,不像是我看起來的這般簡單啊...”
女子一頭青絲隨風擺動,看起來光彩照人。
那商鞅自身的異象,公正明理又兼如威如獄,一看就是修行法家至理的高人。
而左白鹿則更不必說,作為儒脈的繼承者,他就是根正苗紅的讀書人,屬于隔代的圣人子弟,讀的是圣賢書,修的是浩然氣,無論是從修為還是出身來看,都當屬一流。
不知為何,見到這些越發杰出的人物后,李青衣心中卻是生出了一股緊迫之感。
她感受到了壓力。
洛離越來越優秀,而匯聚在他身邊,或是與他有所交集的人物,也都開始變得越來越強。
自己如果再不有所進境,可能就會有些跟不上腳步,甚至被遠遠甩在身后面了。
這對于一個自幼就被灌輸著比肩祖師,身懷天人之姿的絕世天才來講,自然是一件難以接受之事。
無關情愛,只是因為自身的驕傲而已。
她的驕傲,不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即使不會在明面上流露出來,但李青衣也知曉,眼下積累足夠,自己不能再耽擱時間,也該回宗悟道了。
有祖師留下的太乙道碑,再加上自己的無暇道心,不僅是李青衣自己,就算是全太乙道上下都覺得。
只要她下山走完一遭紅塵,體悟百態洗練劍心完畢之后,那么宗派的太乙劍道,對于她李青衣來講,便是近在眼前。
世間天才蕓蕓,但是真正能有近道之姿者又有幾人?
而身懷無暇道心,天生便能看破道之本諦的李青衣,自然能名列其一。
論資質與機遇,她自詡不遜于洛離。
一路走來,在見到洛離一路行于自身大道上堅定不移之后,李青衣也是收獲良多。
朝問道,夕可死矣!
見證一條屬于人皇,意欲使天下太平的大道從無到有誕生,對于李青衣來講,近乎勝過她兩年悟道!
她有預感,回宗之后,那枚記載了祖師一生道法脈絡的碑文,自己已經能盡數悟透了。
念及至此,看著那衣袍獵獵,言語間談笑風生的人影,李青衣心頭之間,卻不知為何生出了淡淡不舍。
她下山這兩年來,光是在這大夏,就呆了半年之多。
除卻山上一年四季的風雪,以及和藹可親的師長外,李青衣最為熟悉的人,就是洛離了。
她也不知曉,自己對于這位人道帝王,究竟抱有著怎樣的情緒。
“希望經年以后一晃眼過,你我都能更進一步,成就那天象之位吧。”
罕見的迷茫情緒溢入一雙褐眸,李青衣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
或許是習慣了孤寂,習慣了那天山之上的四季風雪。
以至于她這個人,對于言辭的表達一向都是較為簡潔。
是啊。
能用劍解決的事情,為何還要用言語去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