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陛下對其寄予厚望,是我大夏之福氣,而且這年輕人私底下,對于你的法學可是頗有建樹呢。”
左白鹿淡笑著,同時又取出了一封書信。
將其打開,里面的字跡正是沈秋所寫,其中句句都是對于法學的見解,即使是商鞅見了,也覺得極為中肯。
而且更難得可貴的是。
沈秋不僅從商鞅的學問里領悟到了法的嚴律,同時也不忘左白鹿的中庸教誨。
博兩家之長,得自己之見解。
這封書信里所提出的意見,正是左白鹿眼下與商鞅所商討的,有關于草原的律法制訂。
也就是說在今夜商鞅與左白鹿不停爭辯之前,其實他自個兒就與沈秋討論過了這件事情。
將書信取來,本來面色有幾分冷淡的商鞅,瞥了幾眼,突然露出了幾分驚詫。
緊接著,他又將這書信翻來覆去看過了好幾遍后,這才沉吟良久,冷哼一聲道:
“好啊你,這就開始為自己弟子鋪路了?”
“既然你和迦葉刺史大人都有了完整的計劃,又何必再來詢問于我。”
將書信折回原來的面貌,商鞅的面上看不出來表情。
這封書信上,新任迦葉刺史沈秋,將他自己在商鞅這里學來的法家見解充分引用,所制訂的管理之法,既不顯得過分苛刻,又沒有太過懷柔。
縱然是商鞅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且左白鹿就此事上,還給了他極大的面子,就算商鞅想要表達不滿,卻突然發現,自己都沒有合適的理由。
“老狐貍!”
商鞅心中暗罵一聲。
他現在哪里還看不出來,左白鹿就是想要用此事,來和他挑明了,并且將沈秋的才學擺在明面上,為他后面的升遷作準備。
但對于這個年輕人,商鞅也并沒有什么惡感,反而頗為欣賞,所以他也不會對此去表達什么反對之意。
“哎,商大人此言差矣。”
“沈秋能有今天,大人你的提攜也決不能忽略,可以說你也是這小子的半個老師。”
“你我能為大夏培養出這等英才,實乃是國家之幸事,何來不虞一說?”
“接下來,大人覺得就叫這小子自己發揮,在都護府輔助冠軍侯和眾多大人,治理草原如何?”
左白鹿笑瞇瞇的。
見此,商鞅唇角一撇,別過了臉。
事已至此,他還能說什么?
“既然這樣,商鞅也沒什么好說的,就依照大人和宰相的意思便是。”
說罷,商鞅便垂眸處理大理寺的別的政事去了。
眼下陛下東進,多事之秋,后方挑動是非的跳梁小丑可還不少。
他哪里有時間浪費。
而見此,梁溫和左白鹿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這次,又是他們成功把這位商大人給說服了。
長夜漫漫,這大夏的權利中樞議政殿中,依舊是燈火通明。
可見,大夏的重臣們即使表面政見不合,可在大事上,還是拎得清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