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佳功夫片,很可能沒有之一》。
五星。
一、就‘中外武術對決’這種題材而言,本片可能也許大概已經沒法被超越了。
沒有煽動民族情緒,沒有刻意制造對主角不公平的對戰環境(比如同題材最常見的瞎眼裁判等等),同樣沒有貶低和抬高任何一種流派,單是這點就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的同類型影片。
二、最出色的BOSS戰。
非常明白地告訴觀眾,主角是如何在弱勢中利用技術和智慧、意志等等擊倒對手,而不是小宇宙。
三、對武術哲學和搏擊理念傳遞得相當到位,但又不會讓人有被說教的惡心感,推薦鍵盤武術家們多觀看。”
“《最華麗的復蘇,最偉大的超越》。
五星。
作為一名功夫片的狂熱愛好者,十分懷念功夫片的黃金時代,所以是抱著哪怕再爛也要支持一下的心態去看的。
觀影之前還在跟朋友吐槽:又是一部華夏必勝。
記得小時候觀看此類影片,除了感覺大快人心之外,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太假!
跟大家看神劇的感覺差不多,完全是侮辱人智商的東西。
回來之后特意查了一下那個時期的歷史,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櫻花國是屬于人民的!’
這是電影開場后的第一句話,導演把它放在電影的開頭,其用意是為了告訴觀眾們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二戰之前的櫻花民眾也像當時的華夏民眾一樣受到了反動勢力的壓迫,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櫻花國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戰爭,這些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為了那高尚理想而獻出過那微不足道的力量。
相信很多人此前都看過不少這類影片,在那些電影中,反派們的形象無一例外地集中了人性中所有惡的一面,他們兇殘、無恥、卑鄙、暴躁,他們在電影里的所作所為令觀眾們對他們恨之入骨,以至于當主角對他們大打出手時觀眾們才能獲得最大的爽感。
可是在那些電影中對敵國普通民眾的描繪卻甚少,幾乎沒有觀眾知道當時的櫻花國人到底是什么樣的?
而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以善良的櫻花民眾對當局的批判入手,令觀眾們對敵人的形象立刻有了些與以往不同的感覺,從這一點便可看出導演編劇和攝影師的高超技術與寬廣胸懷。
櫻花政壇在對華開戰前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分成意見相左的兩派的,一是反對全面侵華的文官階層,比如片中的船越文夫、山田光子等就是代表了櫻花國對華夏抱有感情的一部分人,二是盲目鼓吹侵華的軍人階層。
文官們反對全面侵華不是因為他們有著偉大的國際主義情操,而是像片中藤田剛手下那位來自黑龍會文官說的那樣:櫻花再強,也不過一只強壯的螞蟻想打倒一頭沉睡的大象罷了,就怕這只大象哪天會疼醒過來。
還是要贊一下開頭,從仰拍雕像開始到黑龍會學生出現,一共是將近四十秒種的戲份,而且這是一個長鏡頭,導演用這段畫面給觀眾們簡要的傳達了當時櫻花社會中有良知的島國人和野蠻島國人的對立,也簡單的描述了一下當時櫻花社會中的矛盾。
反派終于不再是作為襯托主角而存在的單調背景板,而是有了更具體的形象。
這也為片末主角的生還交代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而仔細分析片中主角的招式,就知道陳真的勝利并非YY。
片頭陳真痛扁那幫櫻花憤青的時候用的是華夏傳統的分筋錯骨手,第一次打進虹口道場的時候用得最多的是寸勁,與霍廷恩決斗時用的是擂臺上最常見的西洋拳,而與船越比武的時候,陳真主要用的是泰式肘擊。
到了終戰,陳真用盡了最好的拳,代表了世界上最優秀拳種的結合,而反觀他的對手藤田剛,特點很單一,完全就是個兇狠有余而應變不足的機器人。
所以楚陽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各打50大板,既對華夏功夫不重視實戰的傳統做出了理性批判,又借船越文夫的話對暴力和戰爭表達了自己的不齒:‘要擊倒對方,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槍,練武的目標,是把人的體能推到極限。’
理性看待敵人和自己,不拘泥于狹隘的民族思想去展現各種優秀的搏擊技術,這是我對這部電影最欣賞的地方,也是它對過往功夫片最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