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小笠原桑不僅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還和幾個股東以公司的名義向銀行貸款了20億日元,用來購買不動產,想要坐等升值。只可惜,當初以20億日元買下的不動產,如今只值17億日元了。”
“不僅不動產貶值,因為是用貸款購買不動產的關系,公司還要每年為這筆貸款支付利息。好在當初貸款的時候利息不高,每年的年利息只有6%,也就是每年1.2億日元的利息。”
“而每年漫畫出版業務可以為公司帶來1.5億日元左右的利潤,足以抵消銀行的利息,但在支付了員工工資等支出后,幾乎剩不了錢了。”
“小笠原桑他們擔心房價繼續下跌,堅持了幾年后已經堅持不住了,所以才賣掉公司。”
“董事長您說看好RB的地產發展,可以用銀行貸款發展公司,所以我就選中了這家公司。”
聽毛利晴子說完,林佰誠都忍不住為公司的原社長小笠原他們感到惋惜。他們的行為,放在股市中的話,完全就是買在最高點,然后幾乎在最低點割肉離場,標準的散戶行為,過幾年知道真相后非得吐血不可。
林佰誠是不清楚這一兩年RB的地價還會不會跌,但就算會跌,在他看來經過兩三年的跌幅后,下跌空間也有限了,跌不到哪里去。這個時間段進入地產業,幾乎可以說是在抄底了。
林佰誠有些不解:“對了,公司市值也就20億日元左右,他們是怎么從銀行貸款出來20億這么多的?”
毛利晴子回道:“董事長,在74年的時候,公司估值在25億日元左右,所以才能貸到20億日元。”
“我說呢。”
林佰誠這才恍然,銀行又不是慈善家,通常是不會給出抵押物相等的貸款,擔心的就是抵押物貶值,然后出現銀行壞賬。有個八成估值的貸款,已經是很高的貸款比例了。
“董事長。”
看了下林佰誠,作為助理的毛利晴子還是出聲提醒道:“目前國內RB這邊的地價還在調整當中,誰也不知道會調整多久,還有多少的下跌空間,也許公司的不動產最后變得只值15億日元都有可能。公司的漫畫出版業務發展的不錯,我覺得將資金用在擴張公司主營業務上會更好一些。”
“這點你放心,我收購漫畫出版公司,本來就是看好這個行業,肯定會好好發展公司的主營業務。”
林佰誠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卻并沒有賣掉不動產的意思,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八十年代RB房價的瘋狂了。
“正好我為漫畫出版公司提供的發展資金是1億港幣,也就是50億日元,如今收購這家公司花去了21億日元,還剩下將近30億日元,這些錢已經足夠用來發展公司了。”
聽到林佰誠這么說,毛利晴子便也不再說什么,她只是出于助理的職責給出建議罷了,具體拿主意的還是林佰誠這個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