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公司業績好,股價走勢處于高位,那時增發股票才有意義。一是公司可以在高位增發股票,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二是股民對公司看好,愿意買單,增發股票才會成功。”
“和黃當前業績好,股價走勢很好,股民對和黃的股票也非常認可,因此和黃增發股票沒有問題。唯一有限制的就是,增發的股票不能超過總股本的30%,以和黃當前4億股的總股本舉例,增發的股票不能超過1.2億股。”
“林生如果將這件事交給匯豐運作的話,匯豐只收4%的手續費,要知道,通常這種業務的收費標準是增發股票市值的5%,這點林生你盡管可以去查。”
“而且,我們匯豐也不是沒有付出,在股票增發的時候,匯豐會出資買下一部分增發的股票,并且通過匯豐的人脈為增發的股票推銷,盡可能買下更多股票。”
“越少股票流入股市流通,吸納股民的資金越少,對和黃股價的影響也就越小,不至于出現前腳和黃剛剛增發股票,后腳和黃的股價就大跌這種事。”
相關金融業務是銀行的主業,因此沈粥賣力的推薦匯豐。以和記黃埔當前的市值,增發的股票市值至少會有10億港幣,匯豐能夠賺到的手續費就是4000萬港幣,而匯豐的支出無非就是一些人力罷了,更何況他認為增發的股票市值很可能不止10億港幣,畢竟單單10億港幣和記黃埔完全可以選擇貸款。
“這件事我還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決定好要不要增發股票,所以我現在沒辦法答應沈大班你。”
林佰誠搖了搖頭,不過聽了沈粥的講解,他算是對增發股票有了更為詳細的了解。
“如果林生你想讓和黃增發股票的話,請一定把這個業務交給匯豐。”
沈粥當即說道,在他看來,林佰誠既然有了這個想法,那么早晚會選擇增發股票。
“林生,和黃如果要增發股票,增發的股票市值想來不會低于10億港幣吧?”
“可以的話,我的初步想法是增發1億股,也就是總股本25%的比例。如果數額太高的話,降低增發比例也不是不能接受。”
林佰誠稍稍透露,既然要在高位割韭菜,那當然是盡量多割一些了。
“這么多?!”
沈粥聞言不由一驚。
別說以和記黃埔當前的股價來計算了,就算只以和記黃埔50港幣每股的股價進行計算,增發1億股就是50億港幣的市值,這個數目匯豐最多能夠想辦法消化20%,剩下價值40億港幣的股票流入股市,必然會對和記黃埔的股價造成壓力,同時有沒有那么多股民買下這么多市值的股票還真不好說。
“林生,和黃當前的市值是兩百多億港幣,十分之一就是六十多億港幣,增發這么多股票,我怕到時候股民沒那么多錢購買,增發的股票會賣不出去。”
“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而已,這些事等到我決定讓和黃增發股票后再說吧。”
林佰誠搖了搖頭不準備多談,他道:“沈大班,我想知道的是,如果和黃要增發股票,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增發?”
“雖然是這樣沒錯,但最好提前一個月進行前期準備,這樣匯豐才能有時間推銷消化掉一部分股票,同時有意購買的股民也會先行準備好資金。”沈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