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還沒過去多少天,上個月應內地外貿部長邀請,偕同夫人前往內地和內地高層進行會談的麥里浩,在經過十一天的訪問后,回到了香江。
這次的訪問,麥里浩更是和鄧老有過會談,可見級別之高。
而關于本次會談的內容,麥里浩在回到香江后,為香江各界帶來了鄧老的‘香江的投資者可以放心’這句話。至于更多的雙方會談內容,麥里浩并沒有多說。
鄧老的‘香江的投資者可以放心’這句話很快被媒體解讀成‘英國與華國的香江前途談判萬事好商量’這種意思。
對于媒體的這種解讀,包括林佰誠在內的少數人是不相信的,特別是林佰誠,他很清楚內地收回香江的堅定決心。只不過,他們這些明眼人不會對媒體的解讀進行駁斥和解釋,由著媒體去報道。
因此,在媒體的解讀下,香江絕大多數人以為香江的前途談判不是問題,所以對香江的經濟發展自然是更為看好。
股市是最先反應的地方,在所有人都對香江經濟看好的情況下,恒生指數自然是迎來了大漲,而且是接連幾天的大漲。這次可以說是普漲行情,幾乎所有行業的股票都漲,只有少數一些股票沒有上漲。
不過,就在這種恒生指數大漲的情況下,離岸公司那邊卻向林佰誠匯報,說是和記黃埔的股價跌破了60港幣,離岸公司當前還持有一部分股票,詢問他是按照原計劃拿著還是繼續賣出。
股市行情好,自家股票卻下跌,林佰誠當然要詢問原因。
原因很快就被找了出來,這次和記黃埔股價的下跌并非因為有人做空,而是跟離岸公司的多次減持有關。
從今年的年初開始,和記黃埔多次出現利好,可每次都無法突破70港幣的前高,股民們自然看得出上面有大量的壓力盤,因此利好之后股價其實已經在慢慢的震蕩下行了,要是沒有這次的利好突然出現,股價很快就會在下行中跌破60港幣的價位。
但媒體對麥里浩帶回來那句話的錯誤解讀讓整個恒生指數大漲,利好所有公司,因此和記黃埔的股價跟著上漲,向70港幣的價位發起沖鋒,可惜離岸公司在不斷走高的股價中賣出股票,所以這次的沖鋒再次失敗。
而且這次失敗很快就迎來了大跌,沒有接盤的資金,因為幾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漲中,股民們見和記黃埔的股價不漲反跌,當然是選擇換一只股票購買,所以和記黃埔的股價才沒多久就跌破了60港幣的價位。
得知是因為自家在不斷賣出股票導致股價下跌,林佰誠無話可說,只能詢問到現在為止一共賣了多少股票,回籠了多少資金。
林佰誠的離岸公司原本持有和記黃埔5910萬股股票,截止到2月9日賣出了1580萬股,回籠9.9億港幣左右的資金,扣稅后剩下9.6億港幣,不過這些錢被拿去收購電視技術以及做多黃金期貨了。
剩余的4330萬股和記黃埔股票,離岸公司一直在賣出,而且因為和記黃埔有多次利好的關系,近兩個月下來一共賣出了3260萬股,如今還剩下1070萬股沒有賣出。
賣出的3260萬股股票,賣出均價是64.31港幣,一共回籠了20.96億港幣,扣稅后剩下20.33億港幣,換成美元就是4.84億美元。
因為上次賣出的和記黃埔股票所回籠的資金林佰誠拿走6.3億港幣拿去收購金星電視公司,所以離岸公司那邊只剩下3.3億港幣,加上這次回籠的資金,總資金是23.63億港幣,也就是5.62億美元。
不過,林佰誠讓費雯·凱利他們拿3億美元去融資做多黃金期貨,這些資金費雯·凱利他們早在前陣子就完成了操作,所以剩下的資金只有2.62億美元。
這3億美元使用十倍杠桿操作的黃金期貨,買入均價是244.5美元/盎司,主要是最近一個月國際金價處于窄幅震蕩中,既沒有大漲也沒有大跌。
除了這3億美元本金的黃金期貨外,林佰誠在三菱銀行那邊的一億美元本金的黃金期貨,融資時間早在二月份就到期了,當時林佰誠讓人進行結算,同時把資金交給離岸公司操作,使用十倍杠桿。
三菱銀行的那一億美元本金,林佰誠當初只使用了五倍杠桿,買入成本價是211.3美元/盎司,賣出均價是247.8美元/盎司,獲利八千六百多萬美元,扣稅后剩下69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