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什·橋沃爾可是在今年三月份才被林佰誠聘請為遠洋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大班。
“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了。”
見大家都是類似的看法,李維斯不由說了句。
“我覺得吧,與其擔心自己的工作,還不如想想怎么將公司發展好,做出更大的成績來,林總這人可是很大方的。”
韋理出聲說了句,不過他沒有說股權激勵的事。
說實話,在和記黃埔被林佰誠收購之前,韋理還有著在和記黃埔公司做幾年后自己出去開公司的想法,如今他暫時已經沒有了這種想法,主要還是因為有股權激勵的獎勵在。
韋理其實暗自算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總共5%的2000萬股激勵中,他至少能獲得100萬股,以50港幣的股價來計算就是5000萬港幣。
韋理真要是自己出去開公司的話,以他目前的資本,就算能找到投資方,能開的只可能是小公司,就算能賺錢也起碼要好幾年才能賺到5000萬港幣。
可留在和記黃埔的話,不僅能掌控更大的權利,獲得的報酬同樣不會少,更重要的是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唯一的風險,不過是公司沒有經營好,導致公司市值下跌,獲得的股權沒有那么值錢罷了。
可問題是,如果經營不好和記黃埔,韋理又如何敢保證能經營的好他自己開的小公司。自己開的小公司要是經營不好,可是會賠本虧錢的,不像在和記黃埔,經營不好只是少賺錢而已,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真羨慕你們和記黃埔,有股權激勵計劃,我們港燈集團卻是沒有。”
李維斯很是羨慕的說道,林佰誠是很大方沒錯,畢竟和記黃埔激勵的5%股份中有2.5%是屬于林佰誠本人的,可惜港燈集團就沒有這種好事了。
沃布·威爾遜和納什·橋沃爾兩人同樣很羨慕,不過他們記得林佰誠說過只要將公司發展好,他會給管理層一定的股權激勵,不知道林佰誠到時候會不會記得,而且這個股權激勵又能有多少。
不過不管怎么樣,多少有些念想就是了。
對于李維斯他們的羨慕,韋理、夏伯殷、韋彼得他們幾個沒有凡爾賽,那樣做不利于團結。
因此,韋理他們岔開話題,繼續聊著。
時間在眾人的邊吃邊喝邊聊中慢慢過去,直到九點多,這個聚會才結束,各自回家。
不過,就在第二天,林佰誠就從昨晚聚會人員中的兩人那里得知了昨晚聚會的談話內容。這倒不是他收買了那兩人,而是在他們第一次聚會之后,這兩人就主動向他匯報,盡管他沒有暗示什么,但那兩人還是會在每次的聚會后向他匯報聚會的談話內容。
這對林佰誠來說不是壞事,因此他默認了,每次韋理他們的聚會談話他都能知曉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