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雖簡單,聘禮喜單卻一點也不馬虎。佟氏足足送了十二抬聘禮,該有的衣裳首飾一點都不少。被派去劉家接新人的王二家的和巧云兩個媳婦子對著劉家嬸母說了一大通奉承話,又給她們婆媳送上佟氏的禮物——每人一對四兩重的金鐲子。那婆媳二人看著那滿滿一屋子的財物,早笑得眼睛都找不著了,哪里還有二話?
佟氏早早把飯廳旁的客房整理過,當作小劉氏的房間。小劉氏過門后,每日除了留在房中做針線,便是到上房與佟氏說話,或是照顧賢寧,對于家中事務,一概不管,即使有時幫忙照看一下,也不接觸銀錢過手的事。對于張保,只是以禮相待,更小心注意不會跟他在一個房間內單獨相處。
張保覺得她是個正經人,便也對她十分尊敬。按他這種態度,小劉氏與其說是他的二房,倒不如說更像是小姨子。
佟氏看到這種情形,心中更是大定。其實她也不是沒有私心,有這么一位二房在,又是正經人家出身,老太太要塞什么人來,都不可能越過她去,即使將來有什么通房丫頭,還不是任她使喚么?
退一萬步說,即使有一日小劉氏真成了名副其實的二房奶奶,憑她這軟弱的性子,加上在京中也沒有可以倚仗的娘家人,又是寡婦改嫁,怎么也不可能壓過自己,因此斷不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而現在看丈夫的態度,她就更有信心了。
她已經著手寫信了,先是交待了丈夫娶二房的事,說小劉氏容貌秀麗、端莊知禮,八字又與張保極合,因劉家人口眾多,房屋又小,她這個做大婦的,不忍心見妹妹受委屈,便作主讓她先過了門。至于姑奶奶家那位小姐,實在太過出色,張保覺得匹配不起,唯有祝愿她能嫁得如意郎君,飛黃騰達了。
在寫給長子端寧的信中,她交待了要好好照顧小劉氏的兒子郭小寶的事。不但要讓他吃飽穿暖,還要阻止別人欺負他。現在小劉氏還未回京,但已經是他們家的人了,如果郭家大姑對孩子實在不好,就索性帶回家給二嫫照顧。她在信中略略暗示了一下,好讓兒子不致于對這位庶母有抵觸之心。
淑寧也給哥哥寫了信,她在信中明明白白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端寧,還訴說了自己的一點困惑。不過她寫得更多的是小弟賢寧的事,什么賢寧已經在背三字經了,什么賢寧最喜歡騎木馬玩啦,什么賢寧昨兒又調皮搗蛋,把阿瑪的書都給撕破了,等等。
信很快就送出去了。現在有了更方便快捷的官營郵政,雖然只是局限于中原與江南地區,但他們家只需要托平日相熟的一位姓霍的行商把信帶到杭州,付一點錢,就能讓郵政衙門的差役把信送回京城,時間也大大縮短到了半個月,比起從前方便許多。京中回信時,就把信寄到杭州那名姓霍的行商的別院里,再讓他店中每五日一次來往于杭州與廣州之間的伙計送過來。
淑寧繼續跟家人過著平靜的日子,雖然城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卻還沒有影響到她本人。頂多就是阿銀來看她時,說起家中的面攤因官差搜捕厲害,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不得不停了業,卻又盤算著租個正經鋪面做生意。
然而張保這日從衙門回來,臉色卻很難看,佟氏問起,他才告訴妻子女兒,那幫子天地會的人果然已經到了附近,還放火燒了佛山一處官衙,卻連累了旁邊的幾處糧倉,那里放的,都是馬上要上交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