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四福晉的幫助下很快與其他女眷說上了話,除了寶鑰這種原就認識的,還有幾個同屆的秀女。不過她們大多數都比自己嫁人早,所以現在談的都是生孩子養孩子的事,淑寧有些插不上嘴,還常常被人拿來打趣。她只好抿著嘴笑,不去搭話,免得又被人拿來說些叫人臉紅的玩笑。
淑寧與這些女眷相處得不錯,只有一個人沒給她好臉色看。她起初覺得眼熟,后來才想起對方是絮絮的族姐滟滟,聽說如今也是位貝子夫人,只是她干嘛還擺著這么一副臉啊?看得出來,對方與其他女眷關系平平,所以當她冷言冷語了幾句后,四福晉便很有眼色地把話題帶開,也沒人去理會她了。
倒是滟滟本人在旁邊覺得無聊,撇撇嘴便去了另一堆人那邊,居然與簡親王世子福晉瓜爾佳氏很親切地交談起來。淑寧隱隱約約聽到她們互相稱“表姐”“表妹”,倒是有些明白那個滟滟為什么對自己黑臉了。
太陽升起來后,大殿里暖和了些,只是腹中漸漸餓起來。有不少女眷紛紛離開了,瓜爾佳氏早就不見了人影。淑寧與四福晉輕聲說了幾句話,便靜靜退出殿來。今兒太陽不錯,照得人身上暖和許多。
回到馬車上,淑寧并未起程,只是吩咐人去打探桐英的情形。過了半晌,小瀾子才急急跑來,說打聽到貝子爺跟著王爺與世子去了乾清宮,只怕要在那里用膳。淑寧交待小瀾子、天陽與幾個隨從留下等桐英,又問清前者身上帶足了充饑的點心,便打發他們去旁邊太監們歇腳的小屋去了,自己先走一步。
回到貝子府,她迅速換上輕便些的吉服,檢查了管家們備下的招呼客人的用具吃食,已是正午了。
午飯淑寧是一個人吃的,稍稍有些寂寞。不過桐英沒多久就回來了,就著淑寧的手吃了幾個餑餑。淑寧問:“不是說在宮里用膳么?難道你還沒吃?”桐英邊換衣服邊道:“在宮里當著皇上的面吃東西,怎么可能吃飽?而且那些東西我都吃膩了,不如家里的合口味。”淑寧笑笑,命人再去拿一份食物來,桐英卻說已經飽了。
略經休息,小夫妻倆便趕到簡親王府去請安,說著吉祥話,討了長輩的紅包,又給了弟弟們與侄兒紅包。桐英嘴甜,討得父親歡喜,得了不少彩頭。王府里倒是一片歡聲笑語,如果忽略繼福晉臉色中暗含的不豫,一切都很美好。
初二那日,淑寧跟著桐英再度進宮,是婚后頭一回見皇帝。康熙皇帝說了些鼓勵上進、夫妻和睦的話,便賞了紅包與禮物下來。一回到家,小夫妻倆便忍不住算開了。
皇帝賞下來的除了三千兩的紅包,還有些挺貴重的藥材、香料、綢緞,還有一套御制的文房四寶,以及一張御筆親書的“福”字。加上從其他府第處得的年禮回禮,今年的支出不算太虧,只有往宮里和簡親王府送的最貴重,另幾家王府回禮的份量雖比不上送去的,也不少了,還有幾家國公府的更豐厚些。兩家鋪子與酒樓孝敬上來的財物也很可觀。
夫妻倆略算了一下,今年為過年的事,虧損的錢大概能控制在四千兩之內,還算是可以接受的。淑寧暗暗嘆口氣,這爵位高貴些的,日子也不容易啊,光是過年的人情就要花這么多了,一年下來要多少?看來她還是經驗不足,往后要更用心去開源節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