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別啊,義母,您就饒了我吧。
我才不參軍呢,在軍中打打殺殺的多危險啊?
一不小心就被人給砍成兩半,還死不了,一直疼死。
那滋味,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太可怕了,打死也不去。”
什么呀?這叫報仇撈外快兩不誤、順手牽羊好不?王浪軍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一個勁的嚷嚷著不干。
沒志氣,缺乏血性,也沒有忠君報國的意思,這怎么能行?皇后不高興了。
但看見秦夫人一臉淺笑不語,香荷小丫鬟欣喜的直點頭。
加上狄韻用那雙擔憂而祈求的眼神看過來,皇后直覺著不能做惡人了,心一軟說道:“那好吧,軍兒不參軍就去做文官。
充分的利用你的智慧為民眾辦實事。
只是你沒有功名在身,只能從參事,仵作,書記官做起…”
“別,義母別為我操心了。
我就想做個富貴閑人,利用我體內修煉的草木精華內力,制作木藝品,形成規模,賺盡天下財。
怎么,我的理想讓義母不高興了?
義母認為木藝是下人干的活,下賤,上不了臺面對不?
這種理解有誤。
理應是這世界離開誰都照樣轉,但離開某一項技藝,就會導致世人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
乃至影響到自然生態。
好比木藝品,若是沒有木匠去砍伐樹木建造、制作物件,人們的生活處處受制。
而樹木花草會長滿全世界。
想想木匠修理世界,多偉大啊?”
做人就做人人為我,而非我為人人,王浪軍摸著下巴,神往的游說義母,顛覆了三觀。
真有那么偉大嗎?皇后沒見過外面的大世界,但聽人說過大森林是世人的禁區。
不禁改觀了認知…
……
“報,啟奏皇上,張大人和李大人聯袂求見皇上?”
侍衛跪稟,李世民挑起濃眉,側眸慈恩寺院門,隱見他們的影子說道:“宣。”
“宣張大人,李大人覲見…”
皇上動了殺機,小德子躬身領旨,側身扯開嗓門傳旨。
片刻后,張李兩位大人,踏著斜陽下的影子走近皇上,跪地奏稟:“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們二人有何事啟奏?”
來的真是時候,李世民手扶新奇的太師椅扶手,微微坐直了身板,俯視跪地的張李二人問道。
皇上都坐上太師椅了?李大人與張大人對視一眼,率先奏報:“啟奏皇上,長安城內外人心惶惶。
民眾聚在一起妄議國事,現已被臣等暫時控制。
不過劇臣觀察發現,此事隱有越演越烈的趨勢,謠言四起。
民眾妄議皇上金口玉言,說話不算話。
原本皇上下旨處斬所有涉案之人,遲遲沒有行動。
還在議論一個少年妖孽,興風作浪,劫持皇后,褻瀆…”
“閉嘴,是誰在瘋言瘋語,全都抓起來斬首示眾。”
混賬奴才,李世民一怒而起,厲聲呵斥。
這是在逼朕做弒殺無辜,做昏君。
那些跪在左側三丈外的和尚,以及牽扯進來的人,絕大多數人至今任然蒙在鼓里,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若是殺了他們,朕還算什么明君?
只是朕當時心急口快,開了金口,變成把柄落入賊臣手中,如何是好?
“臣惶恐,懇請皇上維護皇威,處斬涉案之人,捉拿少年妖孽、處以極刑,以安民心…”
張李二人跪奏,義正言辭。
一場陰謀拉開了戰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