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沒幾個傻子?
看來他們是想趁亂摘桃子,玩暗度陳倉的戲碼?
這是欺負本公子太過仁慈了么?
這就休怪本公子無情了……王浪軍撇下老袁,直奔東北飛馳而去,沿途濾清了現實狀況。
現實有點殘酷。
不過他也理解,無非是朝廷大員想從他這里扳回一局。
若是成功的搶走改良農作物種子,功勞可不小。
拋開這些改良農作物種子,可以加速李唐江山崛起的速度,利國利民,賺盡糧財等等青史留名的功勛。
主要是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改良種子做文章,昭告天下,說他把種子貢獻給朝廷,拯救天下的饑民,功不可沒云云。
試問他該怎么辦?
人家朝廷不求名聲,反而把美名留給他一人。
在這種情況下,他總不能殺上門去理論,奪回種子,引發天下人指責,謾罵他自私自利,不是人等等,落得一個里外不是人的罵名吧?
再說了,他名義上的父親王泰還在朝廷為官,以王泰的名義捐獻種子,占據大義,他還怎么反擊與理論?
說破天,這是一個子孝父德祖榮的時代,上輩人說了算的世道。
何況王泰靠向朝廷,占據大義,結合天下人說事,他一張嘴斗天下,那是傻。
因此,這件事一旦被朝廷做成了,他根本沒必要去理論,只能吃一回啞巴虧。
這也就是朝廷大員動歪心思的關鍵所在。
要不然,袁天罡為什么那般苦大仇深呢?
那是因為袁天罡看清了事態的后期發展狀況,所以愧疚難過。
想通這些事情,王浪軍已抵達東北河岸,搶在流民大軍撤走前,趕到刺藤城墻最北端,順手一拂,蕩出草木內勁催生刺藤向北延伸,生長。
“簌簌”
刺藤破土而出,妖嬈在北方中瘋長。
乍一看去,就像是看見妖藤,以肉眼看不過來的速度長成城墻。
須臾間,刺藤城墻拔地而起,延伸向北十幾米遠。
而接近刺藤城墻的草木瞬間枯萎,就連根系都化作灰灰,濃聚草木精華,滋養刺藤生長。
于是,刺藤城墻迅猛飛長,與城墻邊三十多米寬的廢土,形成兩道平行線,順著渭水河岸向北向前延伸著……
“噼啪”
緊挨著廢土的草木燃燒起來。
這把火,他用來遲緩,阻截流民大軍放的。
但火勢一起,頓時引發了新問題。
“不好,對面怎么失火了……”
“該死的,怎么會這樣,不對,不光是失火了,還有刺藤城墻長的好快……”
“握草,我是不是眼花看錯了,這不是真的……”
“滾,你眼瞎,心也瞎了嗎?這分明是有人故意縱火,阻撓流民隊伍搶回改良種子,這下全完了……”
“玩個屁,你們也不想想,誰能催生刺藤快速生長?”
“握草,你的意思是王浪軍回來了?這怎么可能……”
“別說了,嚇死老子了,既然各位大臣拖不住王浪軍,只怕搶奪種子不會成功了,我們還是撤吧……”
“撤,撤不了了,他,他來了……”
潛伏在渭水東南岸樹林里監視,接應流民大軍撤退的軍士嚇得不輕,議論紛紜。
不巧他們的聲音有點大,讓王浪軍發現了,遂向渭水水面甩出一根拇指粗的枯枝,點足飛起落在枯樹枝上,借助樹枝的在水面上的沖力,一葦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