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么玩笑?
有人在這個關鍵眼上,利用羽箭幫著讓王浪軍給太上皇披麻戴孝的信箋,射入無量宮,嚇不死人咋的?
這可是挑釁,宣戰啊!
當然,這種情況擱在平日里,啥事沒有。
誰讓皇上招惹王浪軍,又被王浪軍以德報怨平息內憂外患,又沒給王浪軍任何表示,交代,就來這一手。
試問王浪軍怎么想?
說不好聽的,人家王浪軍沒動刀子殺人,殺上門來就燒高香了。
而王浪軍僅僅驅使金鷹恐嚇一下,讓皇上善后了事。
這已經給足了面子。
可是皇上的臉被人打腫了,又要給王浪軍一個交代,怎么辦?
誰倒霉?
一干大臣只想罵娘了。
人人氣壞了,嚇瘋了,怎么辦,怎么辦?
好在有人心急有人焦,也有人頂桿子上,魏征就不是怕事的人,當即說道:“皇上,敢問太子何在……”
“你認為太子敢在這個時候給朕上眼藥?”
李世民不信太子這么傻,當即惱怒的瞪著魏征呵斥。
然而,魏征不但沒有承認自己口誤之罪,反而理直氣壯的說道:“回皇上,太子敢不敢這么做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栽贓太子這么干,一石三鳥……”
“呃,說,你說下去?”
李世民一愣熄火了,若有所思的問道。
他不傻,立馬意識到這件事透著蹊蹺,古怪。
首先,他派遣心腹高手,潛藏在無量宮外圍監視著周邊的一切動靜。
按說不會發生意外情況。
可是意外突兀的爆發了,為什么?
其次,很顯然,這種苗頭直指太子,唯有太子才有能力,機會收買他的心腹,伺機而動。
要不然,他都不相信還有誰能瞞天過海,設計出這個陰謀詭計?
最后,或許其中出現漏洞,讓人鉆了空子?
比如調虎離山,支開他都心腹,伺機上演陰謀詭計?
這是讓他費解,頭疼的事情。
而魏征自是意識到這一層厲害關系,當即說道:“皇上,臣等跟隨皇上為太上皇送葬,沒有機會參與這場陰謀。
那么還有誰有機會設計陰謀?
首先,長孫無忌身在長安,耳目眾多,或是他已經潛出長安,玩陰謀詭計。
其次,徐茂公就在無量宮外圍,也是可疑人員。
最后是太子殿下。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王浪軍故意為之,挑刺生事。
總之,這是陷害皇上于不仁不義,以及威信掃地,且面臨與王浪軍撕破臉的危機。
而太子殿下已經成為眾矢之地,難辭其咎。
再就是王浪軍必然受到影響,有敗壞名聲之危。
臣以為皇上當以雷霆行動,追查主謀,格殺勿論,震懾宵小……”
“臣附議……”
房玄齡杜如晦之流,紛紛跪地附議。
惹得李世民氣不一處來:“哼,朕頭頂烈日,朗朗乾坤,卻如至冰窟,朕欣慰啊!”
“皇上息怒,保重龍體……”
眾臣三呼,李世民氣歪了嘴:“住嘴,朕不想聽你們廢話,你們告訴朕,這件事如何善后?”
“回皇上,臣建議移花接木,斬殺替罪羊息事寧人……”
“好,好一個殺人頂罪,息事寧人,但殺誰夠分量,你們誰來受過?”
眾臣紛紛諫言,李世民一句話下的眾臣面如死灰,大氣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