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一再招惹王浪軍,甚至于參與謀朝篡位事件當中,有必要做出懲罰。
這次事件,顯然來的兇猛,后患無窮也無法預料。
因此,他總覺得王浪軍的暗示不得不重視起來,預留軍力防止暗中勢力狗急跳墻。
也就留下太子作餌,釣魚。
但這也真是預留后手,做最壞的打算。
同時也是對太子的一種考驗,看看太子在他離開長安之際會不會造反。
其實他沒有,也不敢想,暗勢力中人狗急跳墻會來的這么兇猛與到來。
只想著太子會造反,抓住太子造反的辮子,剝奪太子之位。
在做出懲罰,給王浪軍一個交代。
可是沒成想害了太子,他的心神上多少有點接受不了。
無論怎么說,太子也是他的皇長子,給予了最多的希望,父愛,還有打算貶太子下放地方,利用香荷搭上王浪軍這條感情線,逐步侵吞王浪軍的科研成果。
做到這些,他只需承諾太子,在民間興盛科技,農作物,贏得民心的擁護,恢復太子之位水到渠成。
而太子貶到民間,更容易接觸王浪軍。
說白了,這算是一種明貶暗升,打磨歷練,考察太子,又能算計王浪軍的迂回計策。
可謂是一舉多得。
然而,世事難料,突兀的殺出暗勢力中人,害了太子?
這不僅僅是打破了他的計劃,無法給王浪軍一個交代,而且害了太子,又算計失敗,真心受不了這個打擊了。
這是他的帝王之謀。
眾臣自是沒有完全猜透。
這會眼見皇上緩過勁來,魏征率先啟奏:“皇上,如今我們進退兩難,還請皇上圣裁?”
“魏三本,你什么意思?
難道你沒聽見皇上剛才的口諭,不懼一群小丑侵犯皇上,隱有進攻王浪軍,坐收漁利的打算。
你這么說,豈不是讓皇上收回成命?
想讓皇上失信于天下,安的什么心?”
長孫無忌跪在魏三本右側的官道上,側眸瞪著他反擊。
其實心里早就亂了,也瘋魔了。
來的好,但愿太子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登上九五至尊皇位,穩定朝局。
只待本官挑唆皇上去刺激隱世高人,送死不歸,太子的皇位也就穩了。
屆時,太子還不得推舉舅爺我做做宰相,輔佐太子坐穩江山。
至于以后么,嘿嘿……
魏征眼見他又蹦出來整死,恨得牙癢癢的呵斥:“長孫匹夫,少在這里挑唆生事。
眼下這個關鍵時刻,走錯一步萬劫不復。
你竟敢挑刺,存心不良……”
“夠了,你們若有心穩定李唐江山,就該思君憂,說說這接二連三的爆發謀逆事件,所為何來?”
李世民開始懷疑人生了。
說著話冷熱交集在心身上,都不知道身在何處?
忽視了正午陽光的烘烤,以及眼下局勢帶給身心的壓力,冥冥中思慮著這一切謀逆事件,是否是自己失德,失民心的報應?
這讓他打心底里發寒,心涼了半截!
“不,皇上想岔了。
臣以為這一切罪孽的根源,全是王浪軍出世以來帶來的厄運。
有他出沒之地,必然動蕩不寧。
且謀逆事件頻發。
如今,他又在作祟,針對與皇上聯合的武和尚,吸引暗勢力高手入局,算計皇上。
一旦他們是一伙的,勢必引誘皇上入甕。
屆時,我們就危險了,整個李唐江山都將迎來厄運。
還望皇上以天下民眾著想,下旨大軍進攻,驅使怨民沖擊王浪軍,或可攪亂他的詭計,殊死一戰!”
長孫無忌說的并非沒有道理。
而民眾見了皇上,沒有人敢于忤逆。
如此一來,聚集了十幾萬人,結合武和尚隊伍,再挑唆暗勢力中人針對王浪軍,一戰而勝的幾率也不小。
這是一場豪賭,并給他的真意。
“戰,有何不可……”
“皇上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