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上至此危局,不惜舍身與王浪軍并肩作戰,僅憑皇上這份胸襟氣度,感化王浪軍一準奏效!”
“皇上,奴才以為李統領所言不差。
只要皇上抵達空中樓閣,接管,保全造紙印刷廠的安全,維護民眾的利益,不愁不能感化王浪軍,使其前去殺敵平亂。
要不然王浪軍分身乏術,陷入兩難之境……”
小祥子跪在地上勸說,其實是在替李二給李君羨傳話。
以便李君羨把這種布局傳達到王浪軍耳中,形成事實,打造李二完美形象,掌控全局的地位。
君辱臣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若是不能讓李二在這場戰爭中立于帝王權威,面對天下百姓,那就是臣子的死罪。
而這種罪行幾乎是李君羨的失誤造成的。
那么李君羨有必要挽回敗局。
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這才是小祥子挺身而出,說出李二不便當面說出的話。
李世民暗自叫好,見面怒道:“閉嘴,誰讓你這個腌貨參政的……”
“皇上息怒,奴才該死!”
小祥子磕頭認罪,李君羨偷眼瞧著,暗罵小祥子無恥,你怎么自己不去傳話啊?
該死的腌貨,當著皇上的面謀害老子,太可恨了。
李君羨恨歸恨,表面不動聲色的說道:“皇上,末將愿意一試,將功折罪!”
“不,王浪軍向來獨斷專行,自有主張,朕不能讓你去觸犯他的虎須,遭遇橫禍。
再等等,朕要看看王浪軍怎么破局?”
李世民暗自欣喜,但表面上不贊同小祥子的提議,打太極收買人心。
李君羨聽得心神巨震,感動的淚目說道:“末將感激皇上的眷顧之情,自當為皇上效死命。
皇上或許不知,王浪軍處在空中樓閣之巔喝酒唱曲,自娛自樂的看大戲。
他根本就沒有打算救援民眾。
皇上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在他身上。
或者說皇上不去空中樓閣會見他,給他一份面子,他不會去平息戰亂……”
“什么,王浪軍處在空中行宮喝酒唱曲,看大戲?
真是氣煞朕也……”
李世民憋出了內傷,雖然不承認這是王浪軍的反間計,但是事已至此,明顯就是王浪軍逼迫李二現身說法的態勢。
或者說王浪軍正在等待李二頒布新政律法,為新政保駕護航,才會有所行動。
否則王浪軍就這么做看大戲,看誰著急?
笑到最后?
畢竟王浪軍在給民眾傳導新學識,開創廠礦實業,施恩于人,并沒有做對不起民眾的事情。
那么長安城內爆發的戰亂就與王浪軍無關了。
反之,城內爆發戰亂是李二失去皇權威信,不思進取,惹出來的亂子,李二不著急能行嗎?
這件事不處理好,只怕李二會遺臭天下。
這是李二聽到王浪軍喝酒唱曲看大戲的反應,人家王浪軍擺明了暗示這種意思,咋整?
李二心亂如麻,不甘心,難以下決定。
但李君羨等不下去了,信誓旦旦的說道:“皇上,末將誓死勸說王浪軍救援民眾。
誰讓王浪軍在長安城實施新政,激發民亂的?
對此,王浪軍不負責任,視而不見,就是禍亂天下的罪人……”
“嗯,這種說法不為過,只是現在傳不出去,沒啥用。
再說了,敵人伺機在側攪局,不得不防。
朕覺得該給他們加點料了……”
“噢,末將謹遵圣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還請皇上示下?”
李二收斂了些許怒火,反觀書房里的燈火想到什么,與李君羨密議起來,變換了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