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傳旨紈绔戰隊繼續執行王浪軍的軍令,打土豪分田地,搜刮錢糧物資,刻不容緩。
綜上五條禁令,都要報給王浪軍認可執行。
朕頭疼先歇會,希望你們必要讓朕與天下百姓失望!”
李二不容置疑的下達口諭。
說著話起身就走,給滿朝文武留下一個扶額頭疼的背影。
眾臣傻眼了,沒少人在心里咒罵李二無恥。
臨陣脫逃,甩包袱,真小人啊!
擔當呢?
被狗吃了?
做下一切算計王浪軍,導致如此下場,李二好意思灰溜溜的遁走,讓滿朝文武收拾殘局?
李二把滿朝文武當什么人了?
難怪王浪軍忍不了李二的帝王霸道方程式,立意破而后立,讓勞苦大眾當家做主?
這一刻,眾臣在心神上生出明悟。
或許王浪軍是對的,實行民主政策,以民眾為主,主導天下興盛運作,才是完美的帝國,新時代!
只是想想還行?
那可能嗎?
繞是眾臣深有同感,也不得不承認王浪軍的新政大計很難實現,幾乎不可能。
何況眾臣正在為這場亂攤子頭疼呢?
“各位大人,本相以為這都是王浪軍攪和的好事,不如移步行宮,找王浪軍說理去?”
“魏相說得好,他王浪軍招惹諸多是非,總該有個了解吧?”
“然也,即便我們不出門,只怕民眾也會向王浪軍討要說法,尋求活下去的方法……”
“喲呵,聽你們這話,似乎是鼓動民眾算計王浪軍吧?”
“真是不知死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你們就不怕王浪軍讓你們種草啊?”
“哼,種草那是不可能的,不如先看看王浪軍怎么被民眾討伐的吧?”
文武大臣當堂爭議不下,但冥冥中達到某種共識,聚眾出宮,尋王浪軍的晦氣。
此時,斜陽偏西,暖烘烘的蒸發著天地間的萬物。
特別是在一大批民眾涌入行宮周邊,火熱了斜陽氣氛,熱烈的有些超標,過分了?
“王公子,我等就見你給條活路,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一位七旬老者站在人群中,仰視著行宮在斜陽下反射出美輪美奐的光輝,心神坎坷的喊話。
不少民眾附和,討要說法。
王浪軍本不想回話,但耐不住王媽拿眼神審視自己,心神不爽的走到窗下,俯瞰著下方的民眾說道:“你們這話從何說起啊?
須知救民于水火屬于朝廷份內的事。
你們不去衙門申冤叫屈,跑到我這來吆喝,讓那些個小人聽了去,難保不會說我蠱惑民眾造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啊,怎么會這樣呢?
我們只聽衙門的人說這件事是你王公子主導的新政大計,朝廷也拿不準你的計劃行動。
不如讓你親口說出來,大家伙再在朝廷官員的引領下實行新政大計,謀個出路。
我們這些老弱病殘總不能坐吃山空,等死吧?”
須發皆白的老者說的咳嗽不止,甚為急切。
再經數千人熱烈的眼神聚焦,升華了這份急迫感,分外的焦灼人心。
王浪軍看著民眾這架勢,生出明悟,看來李二還沒死心啊!
不死心就玩民亂,眾口鑠金的戲碼?
當真是萬事開頭難,不讓李二率先敗下陣來,引領天下人革新治國,只怕一切皆休,沒法進行了。
王浪軍一念至此無喜無悲,面對民眾說道:“哦,敢問各位老人家遇到什么困惑?”
“王公子,這場瘟疫毀了秋收糧草,繞是朝廷開倉放糧救濟流民,也難以維持到來年夏收。
鬧不好l糧種都剩不下,如何是好?”
“糧食難以為續會餓死無數人,而我們也沒錢買糧度日,總不能吃朝廷的白食吧?”
“好像疫情越發嚴重了,是不是無法根治,都要死了啊?”
民眾相繼提出生存問題,為難王浪軍,亂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