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不敢見人了!
怎么辦?
李君羨自知李二的難處,著急上火的為李二分憂解難。
李世民失神的瞅著李君羨焦慮不安的模樣說道:“起來吧。
你給朕說說倆公主的近況?”
“回皇上,兩位公主此番受驚匪淺。
兩位公主先后遭遇兩名練氣士的襲殺,若非王浪軍早已暗布木偶人守護兩位公主,在兩位公主遇襲的第一時間以弩箭阻擊襲殺者,兩位公主只怕現已身隕。
當然,這都是王浪軍的誘敵之計。
也是王浪軍報復朝廷的方式。
只為朝廷阻礙了無量宮的發展,拉攏民心而展開的報復行動,皇上還需三思啊!”
李君羨知曉李二的憂愁節點,不在于倆公主的安全,而是一人計短,需要人從旁分析王浪軍的動機。
相反李君羨認為王浪軍就是一個大反賊,自是要時刻警惕,嚴加布控了。
殊不知越是這樣,越發刺激了王浪軍的心神,招來無端的麻煩。
畢竟這是不信任的表現。
離心離德,布控監視,當誰是危險分子啊?
這就鬧出誤會了不是?
當然,對于朝廷來說這是防范于未然的手段。
但對于王浪軍來說,這是喂不飽的狗亂咬行為,捂不熱的人心嫉妒與打壓,乃至伺機抹殺自己的卑劣舉措,不能容忍。
說白了,王浪軍以心換心,以德報怨,幫助李二救濟天下百姓,推行新政,只為換來一份安寧,平靜自由的生活,不求回報。
但李二的所作所為令王浪軍寒心了。
這就鬧誤會了,難免離心離德,彼此猜疑針對上了。
李世民不認為自己有錯,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責怪錦衣衛,理所當然的說道:“他王浪軍想干什么?”
“皇上息怒,以末將看來,王浪軍以這種方式為難朝廷!”
李君羨自認為了解王浪軍,憤憤不平的回話。
要知道王浪軍向天下百姓授受科技技術,推行功勛幣,安排各種就業職位等等事項,那都是興盛大唐的大好事!
這都進展順利,大有欣欣向榮的態勢!
一舉逆轉了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陷入瘟疫肆虐人間,天下紛亂的泥澤,迎來了興盛的春風,國安民樂,一片祥和興盛的景象!
可是,可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王浪軍撂挑子了?
這算什么?
釜底抽薪?
還是王浪軍的試探,開始造反的行動布局?
李君羨不敢往下想了。
李世民究竟的問題不在于此,焦心不安的站起身來,徘徊在御書房里說道:“修士群體有什么動靜?”
“呃,那些修士大多作壁上觀。
僅派出一些人打探王浪軍的消息,沒什么作為,不知道他們在打什么主意。
這與邪道修士算計王浪軍,暗流涌動的趨勢迥然不同,實在是讓人看不懂!”
李君羨自認為修士群體不安好心,個個孤傲,眼高于頂,不受朝廷節制,天知道他們想干什么?
表面上覬覦天書傳承。
背地里卻是推波助瀾,算計著怎么私吞天書傳承。
這可是藐視皇權,大逆不道的行為!
李君羨早就看不慣修士群體的行為,若非力有未逮,早就對修士群體下手拘捕審問了。
李世民頭疼的瞪了李君羨一眼,徘徊在書房里,舉步維艱,不知該如何去面見文武,心神恍惚的說道:“正道修士作壁上觀?
他們漠視邪道修士算計王浪軍,實為各門各派彼此不服,相互算計爭利,逼迫王浪軍認慫低頭拿價的行為。
殊不知這會讓王浪軍抓狂,施以報復。
這會讓朕陷入困境。
朕該怎么辦?”
“末將以為扣押王浪軍的保安隊,繼續為天下百姓服務,不怕王浪軍不服軟?”
“你想以天下百姓牽制王浪軍,那可能嗎?”
李君羨諫言,李世民抓狂了。
于是乎,一場成婚風暴來襲,舉國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