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打王浪軍推行新政之后,民主制早已普濟天下了。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相互幫襯,攜手共建家園。
那是一片和諧,欣欣向榮的盛景。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種形勢下,哪來的受苦受難的子民?
當然,這種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子民不是沒有。
有,那也是不服朝廷節制,與朝廷對抗而遭遇打壓,走投無路逃到荒山野外過日子,就變成不堪入目的野人了。
畢竟這些人沒有食鹽,糧食等等生活物資供應,生活肯定好不了。
李二知曉一些這樣的爛事,那都是壓制死忠于王浪軍的地方頭子,被地方官員打擊報復的結果。
說來也是刺激王浪軍現身的一種方式。
李二心知肚明,自是不愿意聽李承乾繼續說下去了。
李承乾似是早就料到李二會有這種反應,平淡的說道:“父皇,那些子民一心擁護父皇的政策,卻得不到地方官員的認可,現已鬧的民怨沸騰的。
在這么鬧下去,只怕天下人都會質疑父皇的英明啊!”
“說重點,朕不相信你變成乞丐趕回來,就是給朕說這些爛事的?”
李二怒了,意識到太子再給自己上眼藥啊!
揪住民心不放,有些難辦了。
畢竟這不是金鑾殿,也不是在御書房里處理政事,想怎么來就怎么來,消息傳不出去,無所顧忌。
這是在丹鳳門街上,眾目睽睽之下。
一切言論都逃不過民眾的雙眼,以及有心人的監視。
鬧不好就會一大詬病。
李二開始鬧心了,感觸到李承乾的來意不善了。
李承乾確實是來惡心李二,幫襯王浪軍解圍的,但這都不是李承乾真正的目的。
他真正的目的是給王浪軍唱雙簧。
一明一暗,倆狄溥。
畢竟李承乾身上或多或少暴露了狄溥的氣息,逃不過王浪軍的感知。
而王浪軍沒有對李承乾下手,只能說李承乾掩藏的很好,僅流露出些許氣息給王浪軍洞察到了。
加上太子身份,王浪軍在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李承乾就是狄溥奪舍李承乾的身體重生之人之前,不會有什么動作。
若是王浪軍真要對李承乾動手,那就是故意找茬,針對朝廷,針對李二的打壓與羞辱等等大事件了。
其中牽扯太多,不明智。
因此,王浪軍沒有動李承乾,只是在暗中觀察李承乾的一切言行舉止罷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
倆狄溥出現了。
蒙面人爆發出跟狄溥一模一樣的氣息,刺激王浪軍神經。
加上李承乾這個僅僅表露出一絲絲狄溥氣息的人,維護王浪軍的利益,會怎么樣呢?
當下,李承乾無視了李二憤怒的眼神,不卑不亢的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父皇焚燒行宮不妥。
這會讓天下人寒心,非議父皇武斷處事,實為打擊報復,有損父皇的英明。
以兒臣之見,此事不宜操之過急。
何不給行宮里的人一個期限,讓天下人看見父皇的仁德,不會針對王浪軍這位仁義之士,以安天下人心!”
李承乾的話雖這么說,但在他湊到李二身邊,以旁人不察的情況下給錦衣衛打手勢。
那手勢也就是平常搓手指的動作,輪誰也不會起疑心。
但是錦衣衛當中的某些人動了。
“哈哈,朕的太子真是長大了,那么朕…”
“轟”
就在李二暗怒不已,不得不答應李承乾的請求,打算在給王浪軍一點時間的時候,錦衣衛就把行宮給點了。
大火一下子就燒起來了。
“噼里啪啦”
火勢烈烈燃燒,在斜陽下爆裂燃燒,不一刻就吞沒了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