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還是主要通過電話下單,商家自行配送,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外賣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
在2008年的時候,幾個大學生在魔都大學里面創立了【吃了么】,一開始只是服務大學里面的學生。
在2011年的時候,【吃了么】經營得不錯,獲得了銀沙江100萬美金的A輪融資。
2012年3月的時候,【吃了么】上線了第一版的APP!
到了2013年1月的時候,【吃了么】APP功能已經齊全,并拿到了600萬美金的B輪投資。
在2013年【吃了么】開始正式全國化布局,2013年11月,【吃了么】獲得紅杉中國領投的C輪2500萬美元融資,這時【吃了么】已經開始領先所有外賣競爭者1年時間,包括線下布局、APP開發以及資金實力方面。
但【吃了么】的紅火發展也引來了巨頭對外賣行業的覬覦,巨頭們紛紛開始下場。
2013年11月,【麗團】火線沖入外賣領域,成立【麗團外賣】。
12月,電商巨頭成立【淘點點】,搜索行業巨頭【千度】也親自下場,成立了【千度外賣】。
這里要重點關注的就是【麗團外賣】。
【麗團外賣】的母公司是【麗團】。
【麗團】是一個O2O團購公司,在【千團大戰】這種慘烈的戰斗之中活了下來,并笑到了最后,成為當時在團購方面數一數的大公司。
不僅鍛煉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地推鐵軍,還積累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客戶。
【麗團】的客戶經理只是過去跟那些客戶商家說了一聲,這些商家就很輕易地同意在他們平臺開啟外賣服務。
再加上有資本雄厚的資金支持,【麗團外賣】很快就跳過了起步階段,在全國范圍內,跟【吃了么】進行激烈的競爭。
當然,【淘點點】和【千度外賣】同樣有資本支持,他們的發展速度也并不慢。
到了2014年的時候,【吃了么】以30.58%的份額暫時領先,【麗團外賣】27.61%的市場份額緊追其后、【淘點點】只有11.20%,【百度外賣】更低,只有8.55%!
2015年,【吃了么】先后獲得9.8億美金的融資,【麗團外賣】也不甘示弱,1月份的時候,就拿到了7億美金的融資。
再加上其他幾個大型的外賣公司,也相繼拿到了不低的融資。
外賣公司靠大額補貼培育市場,提高市場份額。
幾個外賣公司的戰火燒遍全國。
但到了這個程度,市場的補貼,公司的資金固然重要,但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也越來越重要了。
與脫胎于【麗團】的【麗團外賣】,【吃了么】就有點像草頭軍,創始人的管理能力并不足以完美駕馭越來越龐大的公司,內部就相對比較混亂。
【吃了么】的市場份額,就這樣一點點被【麗團外賣】反超。
在很多公司,【吃了么】的實際市場份額其實是不如【麗團外賣】的!
當然,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一個公司總是有辦法美化自身的數據,讓它以更好的面目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