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對匪徒的控制之后,林宇回到武器研究站里面,開始設計這些改造戰士的作戰裝備。
為了區分,林宇并沒有給這些改造戰時配備高斯步槍,反而是配備了自己自制的電磁步槍,
比起高斯步槍,威力方面要弱一些。
除了這個,其他的裝備,防護服卻是必要的一件裝備,
就算這些由匪徒改造出來的戰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機器人,
雖然這些人該死,但是也不是隨意消耗的的,讓他們服役時間長一點,也可以讓他們贖罪的時間長一點。
除了防護服之外,一些緊急醫療救治物品也是必須的,想到這個,林宇就突然想到,自己一直沒有設置一個醫療中心。
雖然目前的生物研究站可以充當醫療中心,但是會影響生物科技研究的進度,所以最終還是要設置一個醫療中心才行,為后面的居民提供醫療救助。
這個也好辦,等到生產區的設備全部放置完畢,產線形成之后,就可以制造新的矩陣研究站,選擇醫療鄰域的研究站就可以了。
繼續設計這些改造戰士的單兵裝備,因為在給他們治療的時候,除了思維壓制裝置,林宇也準備了機器作戰思維,這種作戰思維,可以讓這些改造戰士掌握全部的作戰技能,除了不能作為指揮官之外,其他的都沒問題。
武器和防護裝備都有了,下面就是載具了。
現有的麻雀和夜梟,都不適合作為他們的作戰載具,所以林宇還需要重新設計一款空中載具,作為支援單位。
因為這群匪徒有20人,所以林宇將其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14人組成的地面作戰小隊,另外是2人一組的空中載具駕駛員,分為三組。
這樣一來,空中作戰力量就足夠了。
至于載具,一樣的采用麻雀作為原型機進行改造,因為麻雀是自己設計的空中交通工具,攻擊并不是強項,而夜梟是無人空中單位,內部不是電漿電池就是彈藥,根本沒有人待的地方。
所以根據麻雀這樣的機型,林宇設計了一款命名為夜鶯的武裝載具。
這款空中武裝直升機,駕駛人員2人,火力方面,下方一臺多管電磁槍,內置彈藥5萬發,兩側電漿火箭巢,攜帶彈藥32發。
除了這些,這款武裝直升機里面,還有著投擲的子母電漿彈,可以實現集群轟炸。
初步設計完之后,林宇看著這個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方式,總感覺回到了以前的80-90年代的作戰方式。
因為沒有衛星,導彈也無法進行衛星制導,所以就沒有設計導彈,即使是激光制導的導彈,也得有人在現場進行激光誘導才行。
因為林宇目前只解鎖了電磁系列科技,還沒有解鎖能量科技,所以多種設計的武器全部都是以電磁科技為主。
在全部完成之后,林宇也去看了看生產區的情況。
在林宇忙著進行武器裝備制造的時候,夏蘭姐妹也根據林宇的指示,在生產區安放各種制造設備。
在早上的給難民治療的時候,林宇就抽空把制造區給規劃了出來,傳送帶如何走,倉庫放在那里,基礎制造臺怎么放等等,全都標注的一清二楚。
所以這件事情對于夏蘭姐妹來說,并沒有什么難度,只要按圖施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