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有著60臺新型空戰飛行器和40臺夜鶯以及50臺人工駕駛夜梟·改和100臺無人夜梟飛行器。
就這樣,直接將500人給全部分完,而所有的師長,直接成為對應營的營長。
看完之后,林宇也非常滿意,
其實現在沒有什么人,讓這些本來是連長的人擔任師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林宇相信,這些人也是會快速成長的。
現在他們成為營級指揮官,也正好可以讓他們一步步的往上走,不至于步子太大,適應不了。
在這份報告上面,林宇寫下了“同意”之后,段衛國也開始按照這個計劃,開始進行人員訓練。
而林宇這邊,也開始忙碌起來。
這份報告里面,夜鶯和夜梟以及守護者一型都有著足夠的數量,
從生產線上線以來,就沒有停止過生產。
而除了那種有著居民參與的生產線之外,林宇的自動化生產線也有著一條生產這些裝備的生產線。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研究這次組建部隊所需的坦克,步戰車以及戰機。
其中步戰車,有著裝甲車的模型,設計的速度很快。
只要將動力和能源系統更換,再擴大車身,就可以初步完成。
而步戰車上面,林宇還加裝了小型速射電磁炮,內置的微型電漿彈藥,一共兩千發,可以擊穿末日前各國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畢竟電漿這東西,對于金屬來說,克制性還是很強的。
除了步戰車之外,坦克就需要在步戰車的基礎上,增加炮管,外部裝甲也要加厚,還得有一定的斜角,可以彈飛一些炮彈的攻擊。
而如今的陸地,公路系統差不多已經被摧毀,所以履帶就非常重要。
不過在設計時,林宇將履帶設計為模塊化,既可以損壞后快速更換,也方便后期解鎖電磁渦輪之后,換裝動力系統,成為懸浮坦克。
初步完成之后,林宇又對其進行了優化,讓其外形更加的威武霸氣。
最后就是戰斗機了,
作為一款攻擊空中單位的戰斗機,林宇不打算做的太大。
像以前的重型戰斗機,雖然威力很大,但是太重了,而且很多都是雙人操控,
現在人不多,林宇就直接設計了一款單人駕駛的戰斗機。
不過別看戰斗機不大,但是性能方面的完爆以前的五代機。
除了五代機該有的性能之外,林宇還對其添加了全息隱身功能,可以直接模擬周圍的環境,做到光學隱形。
除了這個,林宇還加強了內部的密封性,還有生命維持系統,以及最重要的發動機,離子發動機。
這也是林宇根據腦海中的知識,自行設計的。
在進行過載運行之后,完全可以短暫的進入外太空,
這樣一來,不管是躲避追擊,還是從天而降攻擊敵人,都非常方便。
而且這也是林宇為了后面的衛星發射以及太空飛船準備的實驗性設計。
后面設計太空戰機和太空飛船,完全可以已這個為模型,可以節省自己很大的精力。
看著設計完成的三個軍事裝備,林宇也開始命名。
首先就是坦克,看著其龐大的外形,林宇將其命名為雷神一型。
其次就是步戰車,被林宇命名為劍齒虎。
而戰斗機則簡單很多,直接命名為驍龍戰機。
將這三份圖紙發送到自動化生產區之后,林宇遠程控制進行了一些產線增加與調整,開始制造這些軍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