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的重要部件,則是林宇這邊進行對應的設計。
首先就是能源系統。
這么大的飛船,在使用電力就有點動力不足了。
雖然在戴森球游戲里面,星際運輸飛船也是使用電能,但是那也是星際版本的電池。
這種電池性能強大,完全可以用作懲戒者號的能源系統。
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此強大的能源系統,對應的材料就不好找,至少在水藍星上面是沒有的。
為了保證續航能力,林宇選擇了使用氫燃料棒作為能源。
而動力系統,則是之前對推進器進行升級的,設計出來了一款新的推進器——天馬HT1型推進器。
天馬一型推進器,產生的推力是極大的,完全可以推起超過上千噸的重量進入太空。
當然了,完整版的加力推進器,性能更加強大,單臺加力推進器,可以輕松推起一萬噸重量進入太空。
而且,在使用星際物流站這種大型太空電梯之后,因為處于太空微重力環境,載重量更大。
而以懲戒者號為模型,林宇設計的驗證飛船,空載重量只有一千噸,長度100米,寬度30米,
采用了兩臺天馬一型作為動力之后,林宇還可以多出來一千噸的運載量,用于開采月球資源。
之后就是其他的一些維生系統和自衛武器系統。
為了培養以后的人才,林宇并沒有設計無人駕駛飛船,最少都得有著兩人進行駕駛才行。
因為人數少,所以林宇只能讓飛船的自動化程度變得更高,完全可以讓艦載智能自行駕駛從空中降落。
在完成了大致的框架之后,林宇將這些都交給了盤王進行優化處理。
而此時的盤王,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
在游戲里面,矩陣研究站是可以疊加的,然后算力也會疊加。
在這種特性下,林宇在疊加了三個矩陣研究站之后,盤王的算力已經達到了以前藍星天河二號的一百倍。
如此龐大的算力,讓林宇一個人用,那是非常充足的。
就在盤王去優化的時候,林宇也來到了制造區,
此時在制造區的一角,一個圓粗的物體躺在那里,仔細一看,分明就是一顆火箭。
這是之前,林宇為了早點掌握近地軌道參數專門制造出來的。
而如今,雖然已經開始設計新的宇宙飛船,但是這顆火箭林宇也不會浪費。
之前的時候,林宇制造了一個裝有中微子通訊轉電磁波通訊的轉換器的衛星,可以將兩種不同體系的通信連接起來。
而這個裝置,就是為了讓盤王可以直接控制太空當中的其他還留存的衛星。
此刻,火箭和衛星都已制造完畢,可以開始第一次發射。
而且附近的核塵埃也清理的差不多了,完全具備了發射條件。
看到一切準備就緒,林宇也開始指揮大型工程機器人,將這顆火箭運到空軍基地的發射場。
下午,在空軍的發射場,一顆粗大的火箭矗立在發射場內。
而在空間基地的指揮塔臺上面,林宇站在觀看席上面,而其他人也都在旁邊觀看。
至于操作,全部都是由盤王控制的八爪機器人進行操作。
這種機器人也是專門被設計出來進行一些精密操控的用途,可以同時操控多個方面,很方便。
當一切都準備完畢之后,最后十秒倒計時正式開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