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建造星際物流塔之后,星際物流飛船也同步進入了制造階段,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需要先探明情況之后,才會派遣物流飛船運送建造物資過去。
而星際物流飛船的強大性能,也可以讓林宇的物資快速運送到指定的行星。
雖然在游戲里面,有著一個所謂的升級系統,但是在現實當中,這種升級系統也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對其內部的設備設施進行升級換代的體現而已。
所以在最初始的星際物流飛船上面,初始載重量就達到了一萬噸的級別,當然了,這是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才會有這么大的載重量,這也是為什么需要星際物流塔來搭配星際物流飛船的使用了。
除了載重量,其飛行速度也會非常快,經過行星引力彈弓的加速之后,星際物流飛船可以達到秒速1500公里,也就是每小時500多萬公里的速度,這樣的速度,雖然在宇宙的尺度上面很小,但是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要知道,林宇以前的藍星和火星的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才5500萬公里的距離,如果使用這種星際物流飛船,可以在十個小時的時間就抵達火星,比起當時的那些國家,發射探測車還要選時候,歷時一個多月抵達火星。
在林宇這里,根本不存在,加上起飛和降落的時間,只需要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即使是如今在水藍星系,水藍星和第五顆行星,也就是水藍星人稱呼的黃星,之間的距離有所增加,最近點達到了8000萬公里,那也只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雖然如今的星際物流飛船還沒制造出來,但是留存的探測器也不是吃素的,持續加速之后,飛行速度也可以達到每秒一千公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時360萬公里的時速,加上中間的加減速,大概需要三天的時間才可以抵達黃星。
這也是因為探測器不像戰艦那樣,有著堅硬的外殼保護,內部還可以放置多種設備,起到各種強大的效果。
探測器的體積都是不大的,所以加速減速的時間會長一點,也是為了保護內部的各種探測裝置。
在確定了探測方案之后,在下一班鯤鵬飛船出發之前,盤王將十顆探測器放到了飛船上面,隨著鯤鵬貨運飛船一起升上了太空。
當抵達太空之后,這十顆探測器脫離,進入太空環境,然后完成定位,調轉方向,開始繞星運動。
為了節省能源,這幾顆探測衛星需要借助水藍星的引力,將自己彈出去,然后再點火加速,飛往黃星。
林宇制定的一切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只是一些當地人對于大量工程機器人圍在一起建設的大型設備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也多虧了戰爭,讓人口銳減,主要集中在幾個已經恢復的城市群里面,野外大量的空地荒蕪,讓林宇建設這些星際物流塔可以非常的順暢,不用擔心有人過來鬧事。
當然,這些也是都林宇想當然了,如今這世道,誰拳頭大,這些幸存者還是很清楚的,所以這些情況也只會出現在和平年代,末世環境跳出來,絕對是鐵拳出擊,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