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星的一處大型礦區里面,大量的礦機被放置在這里,通過射線接收站接受能源供應,通過衛星配電站組成的電網,持續的供給能源,保證生產的持續進行。
而在礦區的不遠處,大量的大型制造臺被建立起來,源源不斷的制造各種零部件。
最終都輸送到一個個倉庫里面,再由倉庫發貨,送到各種生產車間里面。
林宇在進行一些大型機械設計的時候,都是進行過很多的驗證,最終覺得還是模塊化的設計可以很好的利用自己的高產能。
特別是一種通用部件成熟之后,就可以快速的擴大產量規模。
這種通用部件并不是特別多,很多的零部件都是專用的,只能使用在一種機械上面。
不過就算是這樣,通用部件的使用,也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資源。
讓戰艦和各種大型機械的制造速度快了很多。
而此刻在黃星上面,就有這已經建成的蛟龍級驅逐艦和螭龍級巡洋艦的生產線。
在這其中,蛟龍級驅逐艦的生產線有五百條,而螭龍級巡洋艦生產線有著一百條。
雖然蛟龍級驅逐艦的體型并不是很大,但是這次的作戰效果也都非常不錯的。
所以這些原本是后期準備轉為民用的生產線,此刻也已經開始開工,繼續制造蛟龍級驅逐艦。
而螭龍級巡洋艦,此刻這一百條生產線已經完成了大半的制造任務。
生產線上面,巡洋艦的主體已經成型,骨架完成之后,就是外圍裝甲的安裝。
這些全部都按部就班的發展著,唯一例外的就是在行星上面,位于生產區的上方,一個以星際物流塔為基礎的大型環帶已經被建立起來,并投入使用。
因為時間的關系,林宇這邊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完成對整個行星防御環帶的建設。
所以只在這些生產區域建立防御設施。
這天,三百多艘蛟龍級驅逐艦抵達了這里,全部停靠在環帶背部,靠近行星的那一面。
在星際物流塔的頂部,一座不大不小的太空城里面,這三百多艘驅逐艦的船員開始分批進行修整。
在這座星際物流塔上面,盤王也安裝了一座大型的星際雷達,可以探測到行星周圍一百萬公里內的實時情況。
因為使用的是中微子通訊技術轉變而來的雷達科技,可靠性非常強。
所以暫時不用擔心瓦倫族艦隊突襲的情況。
而現在,這三百艘驅逐艦就需要長期駐扎在這里了,一直到戰爭結束,才會有新的命令下達,去做別的任務。
此時他們的任務就是駐守黃星,防止瓦倫星的艦隊破壞這里。
不過此時的瓦倫星人因為恒星阻擋的原因,也暫時沒有把注意放到黃星上面,此時的他們,目光瞄準了邊上的紅星。
這顆行星上面,雖然也是巖質行星,但是資源儲量更加的豐富。
雖然距離較為遙遠,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水藍星和月球是不用想了,都被人類占據。
而黃星則是距離太過遙遠,還需要穿過人類的防區,很容易遭受打擊。
正好這個時間,紅星和水藍星還有黃星在一條直線上,位于己方艦隊群的后面。
所以阿卡萊在討論之后,干脆直接把目光放下了紅星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