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的基地,一百艘最新型號運輸船已經準備完畢,下面吊裝的巨大軌道采集器也已經全部就位。
因為是在月球軌道上面集合的,所以除了下面吊裝的軌道采集器之外,這些運輸船內部還有大量的工業設備。
在這一個月時間里面,林宇也經常對已經確定的采集計劃進行修改。
在看到之前的爆破冰層的計劃,突然想到了之前看的資料,這些冰層下面都是流動的液體水,當冰層炸開之后,只要速度夠快,就可以就地建設一片采集水資源的小型工業基地。
而且這些冰層也可以在后面持續開鑿爆破,就地變成液體水,然后存入儲液罐,在以后用運輸船運走。
這些儲液罐都是集成化的裝備,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應急裝備,在開辟新的工業區時,直接將其吊裝過來,就可以作為一種水箱使用,提供生活和工業用水。
到了后期,只要在黃星和紅星上面的水資源多了之后,對行星進行一些改造,就可以將整個行星變成一顆宜居行星。
而足量的水,最后也可以在行星內部形成循環,結合外太空每時每刻都有一些冰晶融入行星,最終就會變成第二顆,第三顆水藍星。
目前林宇也完全有這個技術可以實現。
看著眼前軌道當中的上百艘新型運輸船,林宇也大手一揮,下令出發。
在所有的飛船啟動離開之后,林宇看著眼前的運輸船資料,也點了點頭。
這種型號的運輸船,林宇并沒有插手其設計和制造的過程,完全放手交給了下面的研究人員去完成。
而今天,他們也交給了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復。
——
《幽浮一型星際運輸船基礎參數一覽表》
長度:3千米
寬度:1.2千米
高度:800米
空載重量:90萬噸
滿載重量:100萬噸
——
林宇只是大致看了一下這艘幽浮飛船的基礎性能,也是非常驚訝。
沒想到第一次設計飛船,這些研究人員會這么膽大,設計了這么大的飛船出來。
不僅如此,載重量也從最初的一萬噸,提升到了十萬噸。
也就是在月球軌道上面進行組裝和建造,才能完成這么大的體積。
放到地面上,哪怕是在月球,估計造出來都不一定能飛得起來。
所以林宇也在挺佩服這些科研人員的大膽之處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些科研人員成功了,他們制造了如今這艘可以滿載十萬噸貨物的貨運飛船,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而今天的這一百艘貨運飛船,也是全部的貨運飛船了。
畢竟林宇沒有進行特別資源傾斜,只有一百條上產線,每半年下線一批已經是非常快的了。
雖然體積大,但是內部并沒有那么多的加固結構,護甲方面也只是使用一些普通的鈦合金金屬。
所以雖然體積大,制造起來,工藝并不復雜,制造速度也快了不少。
這次的一百艘就是最新下線的,正好可以將這一百臺軌道采集器吊裝到橙星那邊。
而且別看是貨運飛船,其飛行速度可不慢,持續加速之下,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第七顆行星上面。
屆時就可以直接從外太空投放各種工業設備,先行在白星進行工作。
等到幽浮把軌道采集器放好之后,白星這邊也差不多可以完成對冰層的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