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星系,是一個有著六顆行星環繞太陽的小星系。
從最外圍看,這個星系周圍并沒有所謂的奧爾特云,在星系的周圍也只有一圈薄薄的小行星帶環繞。
而在內,則是有著六顆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行。
不過這六顆行星里面,只有位于第三軌道的行星才是生命行星,而瓦倫族也正是居住在這顆行星上面。
除了這顆行星,最里面的那一顆星系是熔巖行星,上面的火山噴發,巖漿翻涌那是家常便飯。
而第二顆也好不到哪去,上面的熔巖活動雖然并不是那么的頻繁,但是火山噴發造成的大量氣體堆積在行星表面,造成了極大的氣壓。
這就導致了行星表面的壓力和溫度極大,也不適合生命生存。
而第四顆和第五顆行星,則是兩顆冰行星。
上面全部都是因為溫度過低而結冰的液態水。
而第六顆行星,則是一顆真正的巖質行星,上面的資源也是比較豐富的。
而且這個行星系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顆行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
當然了,行星之間距離越近,受到的影響也就越大。
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彼此之前的相對速度回很快,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也很快。
雖然如此,瓦倫族的太空工廠也因為行星之間距離較勁,所以建設起來非常的簡單
特別是從第六行星開采礦產,第四第五行星采集水資源等等,一切抖變得簡單起來。
而在這邊開始建設基地的天煞艦隊,也在觀察著這個恒星系。
經過簡單的測算,在場的科研人員可以確定,這個恒星系的直徑只有0.5光年,非常的短。
這還是包括了外圍的小行星帶來計算的。
如果只是計算行星,那么差不多只有0.3光年。
在確定了一些基本參數之后,人類文明這邊繼續埋頭苦干。
為了定位瓦倫星系的位置,科研人員直接采用了量子通訊進行定位。
此次在防線的后方,架設的大型設備就是量子通訊基站。
此刻,在施工現場,十幾艘小型工程飛船正在緩緩的吊裝量子基站的各個部件,小心翼翼的組裝。
隨著最后的一個部件安裝上去之后,這座量子基站也正是有了運行的條件。
“好了各位,已經完成了基站建設,下一步,就是建設太陽帆了。
另外,聚變反應堆也需要同步建設,大家繼續加油吧!”
“是!”
這次的防御陣地,建設了量子基站只是第一部。
接下來,這些工程人員還需要建造巨型核反應堆和太空城,同時還有配套的巨型太陽帆。
這種巨型太陽帆的作用,就是捕捉太陽風當中的氦元素。
而這也是作為核聚變反應的原料提供一個獲取方式。
當然了,這也是有備無患,現階段的各種物資,還是主要以從乾坤恒星系這邊運輸為主。
很快,十天的時間就過去了,人類文明這邊并沒有發動進攻。
而瓦倫族這邊也是巴不得人類文明晚點進攻。
所以現場就這么詭異的停止了戰爭行為。
但是這種情況并不會持續太久,今天,就是太空城正是完工的日子。
或者說,是太空城這個骨架正式完工的時間。
不過雖然如今的太空城不能居住,但是該有的一些大系統也已經完成,剩下的只是里面的一些裝修還沒有完工。
不過今天,眾人關注的并不是太空城的裝修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