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闖進了決賽,這也意味著他不再是無名氏。”
不需要記者提醒,小茲維列夫也知道這一點——
自己一再強調那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家伙,結果那家伙就闖入決賽,打臉著實來得太快就如同龍卷風一般,這讓小茲維列夫憋屈得不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天半決賽,小茲維列夫憋著一口氣,火力全開,打出一場精彩的比賽,奉獻了抵達賓厄姆頓以來的最佳狀態,然而沒有人在乎,記者們提都沒有提起,話里話外全部都是那個家伙。
該死!
然后,小茲維列夫就以一種撞墻的方式回答到,“但我會擊敗他的。”
面紅耳赤的模樣暴露出內心的氣急敗壞,眼神里的狠戾還是能夠看出年輕人的煩躁和輕浮,所有情緒都張牙舞爪地往外冒,記者只需要輕輕撩撥一下,休眠火山馬上就進入爆發模式。
似乎不滿記者的窮追不舍,小茲維列夫又補充了一句,“我會贏得冠軍的。”
擲地有聲!
鏗鏘有力!
同樣的話語卻是不同的感覺,前面經紀人/公關人版本,彰顯的是年輕人的昂揚斗志;后面小茲維列夫版本,展現的則是年輕人的傲慢和狂妄——
當然,也能夠解讀為年輕人的朝氣和熱血。
重點不在于話語,而在于媒體的解讀。
于是,當天晚上社交網絡的新聞也就呈現出這樣一番局面:
“小茲維列夫:他依舊不值一提。”
“小茲維列夫強勢宣布奪冠宣言。”
“小茲維列夫目空一切、自信滿滿。”
即使高文闖入決賽,強勢打臉,但年輕氣盛的小茲維列夫依舊拒絕認可對手的表現,自信而張揚地表現出內心對勝利對冠軍的渴望;而且,在冠軍之外,恐怕小茲維列夫和高文也已經是水火難容了。
他喵的。
離開記者包圍圈之后,小茲維列夫滿臉陰沉,整個腦子里都在想著怎么擊敗高文,就是準備好好給高文一個教訓,讓高文看看什么叫做職業比賽,讓高文看看什么叫做真正實力——
不值一提,就是不值一提。
現在小茲維列夫就已經在腦海里將高文摁在地面上狠狠摩擦再摩擦了,他是什么水平、那家伙是什么水平,為什么記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將他們相提并論,這算是什么意思嘛?
明天決賽,小茲維列夫還巴不得能夠和高文對陣呢,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親手擊敗那個不值一提的家伙,用比賽證明那個家伙確確實實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用自己的實力讓那個家伙原形畢露。
炒作上位,也要看看對手是誰才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越想越生氣,小茲維列夫總覺得胸腔里的火山就要爆發了。
以至于經紀人看到小茲維列夫那陰沉的表情也沒有再多說什么,長長吐出一口氣:只要小茲維列夫擊敗高文登頂冠軍,一切都將不再是問題,這就是競技體育的終極奧義,只要能夠贏得冠軍那么一切都是對的。
什么?小茲維列夫爆冷輸球?
老實說,小茲維列夫的整個團隊從來沒有人擔心過這一點,他們所擔心的是記者的報道,從來都不是那個無名小卒。
高文:阿嚏。
不由打了一個噴嚏,高文前后左右看了看,難道是有人在想念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