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他的手感非常好,整個包裹和推送非常柔軟,能夠和德約科維奇叫板,所以他的變線能力十分出眾。
在反手的時候,他經常性地小幅度引拍輕輕一檔,盡管自己不能發力,但反手直線的變線非常隱蔽非常突然,輕而易舉就能夠創造制勝分。
再次,他的戰術變化非常多,在反手位置很少會傻乎乎地被動挨打,又切又拉,旋轉和小球都能夠上手,通過不同戰術組合,他也總是能夠掩蓋自己反手位的劣勢。
簡而言之,想要從克耶高斯反手突破,規規矩矩的簡單常規套路也是不夠用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克耶高斯的比賽看起來總是吊兒郎當、輕描淡寫,全然不費力就能夠讓對手滿頭大汗。
但是,有一點,在接發球的時候,克耶高斯的反手就被進一步限制住,因為主動權掌握在發球方這里,這也使得克耶高斯的變化被捆綁住手腳,很容易就成為對手的突破口——
當然,同樣的套路也不能反反復復使用,否則克耶高斯警戒起來,他也還是能夠搶節奏懟一拍回來的。
現在,高文站在二區,面對破發點,就偷襲了一個外角,壓制克耶高斯的反手。
果然!
時速118英里(190公里)的發球,速度并不快,但旋轉非常強烈,成功壓制住克耶高斯的反手揮拍,他只能狼狽地推擋了一拍過來,沒有速度也沒有力量,整個拋物線的飛行軌跡也沒有能夠控制住。
不過,克耶高斯依靠整個上肢力量還是往外頂了一下,回球角度還是拉開了,沿著斜線大對角飛了回來。
踏踏踏。
高文的腳步快速到位,卻發現克耶高斯的回球沒有壓制平擊,制造出一個強烈上旋球,落地之后的彈跳高度非常高,反而是增加了高文的回球難度。
于是,高文并沒有強行發力,而是站穩腳步,雙手反拍穩穩當當地下壓了一拍,朝著球場中路砸過去。
克耶高斯的瞬間爆發力格外出色,強有力的兩次蹬地,身體就已經躥了出去,以至于后續腳步調整完全游刃有余——
不僅不需要全力奔跑,甚至還能夠減速調整,就好像巔峰時期的尤塞恩-博爾特(Usain-Bolt)一般,在撞線的時候還能夠散步一下下。
踏。踏踏。
克耶高斯早早就已經到位,面對高文壓在中路的擊球,他有機會正手進攻,但他沒有,因為他知道高文擊打中路的回球線路就是故意引誘自己進攻,但克耶高斯的擊球線路又怎么可能輕易被預測呢?
正手切削。
克耶高斯不僅沒有發力進攻,而且還主動放棄優勢,切削了一拍,這也讓全場觀眾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不過,如果觀看過高文在全美冠軍賽的表現,他們就會知道,這并不稀奇,因為高文也曾經這樣做過,而且最后還形成制勝分了。
那么,克耶高斯是怎么做的呢?
切削,上步。
克耶高斯切了一個又深又轉的中路球,直來直往地飛了回去,又壓在高文的中路深區,就在底線之內半步遠而已;與此同時,他的腳步就跟隨著網球的飛行軌跡一起上網,朝著球網的方向全面奔跑。
一步。兩步。三步。
短短幾個大步,克耶高斯就已經進入發球區內,然后連續小碎步調整,準備好下一拍截擊——
高文面對中路回球,幾乎很難撕開角度,而克耶高斯人高馬大的網前封堵又能夠進一步制造心理壓力。
高文應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