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鄭陌雙親出殯,由于鄭陌成為“廢人”,基本禮儀是由鄭潮主持和當家。
儀式上,鄭潮還有板有眼哭腔著:“我二叔二嬸走得冤啊,都是那個孽子堂弟不聽話,應二叔二嬸的意思留了他一條命,愿他自求多福,當然,我也會盡我的力去照顧二叔的唯一兒子。”
有不明真相的工人在底下交頭接耳,認為鄭州生不幸的同時也很幸運,遇上一個能幫襯他的侄兒,真是好福氣。”
“有些話不能斷定,日久見人心。”
......
工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并未影響鄭潮的挽詞。
“鄭潮承蒙二叔二嬸的厚愛,今后莊園的土地、資產、運作和管理交由我來打理。”
說話間還將遺囑復印件抖了抖,繼續說道:“今后,我一定不負所望,把咱鄭家的莊園發揚光大。”
柳木木心里一哼:虛情假意,真會演戲,可以拿奧斯卡金獎了。
按照推理,有理由不相信遺囑的有效性,苦于無證據,不敢揭開他的面目。
在送殯的那天,柳木木也看到人群里的劉在石夫婦,上前客氣地打了招呼。
劉在石老婆貓哭耗子假慈悲地說:“要是知道他家出現這種情況,就不會給你做媒搭橋了。”
柳木木是個通情達理的女孩,只是一個勁地回著:“我也是很感激您們,要不是您們,我父親還不能順利搶時間動手術呢。”一貫持有感恩作法的柳木木對他們夫婦倆表達感激也是常理之中的事。
待她走遠后,劉在石老婆嘆了口氣道:“幸好咱們倩倩沒嫁過來,竟出現這種事。”
經歷莊園的事,柳木木一下子覺得長大了好多。
家的另一邊,母親打電話來告知柳木木,她的父親已經成功動手術,這個消息讓柳木木喜極而泣,心里負擔一下子輕了好多。
她知道,父親的病能治好得益于鄭家給的那筆醫藥費。
*
作為鄭家的媳婦,總覺得有權知道一些事情,如果太平靜了反而不正常,比如,她借故去找鄭潮問要一份關于在葡萄園里的工作,想做一份貢獻,比如,他鄭陌今后的生活開支將從哪里來。
明擺著劉在石給出的意見是:“鄭家娶了你這位知書達理的好媳婦簡直是福氣呀,這工呢,你不用做。你和鄭陌的開銷我每月從財務那里指定萬兒八千的給你們,你把我堂弟照顧好就OK了。”
說得倒是很仗義,很容易被他折服。見他那堅毅的態度,柳木木回道:“那謝謝了!”知道堅持下去的結果必然會遭到他反感。
柳木木都有點暗暗佩服自己了,會察言觀色,尤其是在虎口中行走,越來越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有了鄭潮的這句話,柳木木事好辦多了,看上去光明磊落,不會讓鄭潮生疑。
她當務之急是要用人,了解葡萄園的情況,這些明明是鄭陌的財產,是鄭老爺子半輩子的心血,如今拱手讓人,真有這番道理嗎,柳木木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