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實現價值,就必須要有宏觀的思維。
鄭陌很早以前就想攜手農開區的各個“主”兒,變通思維,搞大發展。
眼下,各自為戰,各有門路,而且所從事的方向各有不同,也罷。
不管其他人,重新創業吧,誰沒有一顆登頂的心
公海那邊時局較穩定,也沒有什么可顧及的了,而且,聽說黃澤恩和他所加入的執法團隊已經在著手調查公海的事了。
至于以后會不會牽扯到自己,想必多少會,以后的事以后再說。葡萄莊園充其量曾經允許非法組織在工廠組合加工產品,但這一點收手較早,且沒憑沒據,應該不會查到什么。
如果說乳娘曾被孫天朝控制而牽制,那是私人恩怨,自始至終,他鄭陌沒有觸及到內地法律,也就是說內地“嚴打”整治開展,他鄭陌可以全身而退。
如今做商人,并不是為了掩蓋什么罪惡。
僅僅只是為了奮斗,實現個人價值,創業有風險,早就有心理準備。
創業設想,市場調研,經營方案是在創業之初要形成的。
鄭陌把想法向韓彬、明曉談了想法。
他的意思很簡單,今后的出路只會是“洗白”,遵紀守法光明大道上出發。
鄭陌不想讓明曉們做“隱晦”的事,要棄暗從明,要設立股份公司。
但設立股份公司需滿足法定人數,必須要達到2到200人,發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且須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境內有住所。
鄭陌的觀點,可以把明曉手下的那些有能力、腦袋靈活的人納入進來,讓明曉先去物色,人人都可以得紅利。
鄭陌自己觀點分別跟韓彬、明曉說“發起人認繳和社會公開募集的股本須達到法定資本的最低限額。我最近去跑注冊資本的事,韓彬,你去把公司章程,設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事,初步拿個方案。以后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還要考慮上市。對了,我們起步之初,最好啟用內部人,你們應該懂我意思。”
明曉和韓彬在總體方向上十分認可鄭陌,當然,也各抒己見。
明曉認為他的屬下平日里舞刀弄槍的多了,腦子簡單,還需要專業培訓才能上崗。并說了,非要上市嗎,不怕被認為壟斷,而有違規矩。
鄭陌也同他們耐心地說“上市并不代表獲利能力多強,不上市也不代表沒有獲利能力。當然,獲利能力強的公司上市的話,會更容易受到追捧,這是大氣候。韓彬,你怎么不說話,你談談想法。”
韓彬手交叉著攪動,深思道“我們新招了一個海歸海倫、找了一個有經驗的企業管理曼迪,還有一個曾經因火爆脾氣被某集團開除的工程師華工,希望他們能擱置管理一塊工作,作為高層,但不能入股,以后憑業績升遷,你看可以么”
“這些人的資料我都看過,不錯,敢于大膽啟用人才。”鄭陌說道。
韓彬遞過來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只是修改過的。都修改了十多遍了。”
鄭陌說道“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要操作性強。我們關注的是我們的文旅項目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
韓彬低頭說道“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