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東西都寫得很晦澀,看來朱允炆也有自己的擔心,并不敢在這個世界透露出自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的身份,怕被當成妖人給燒了。
也只有柳青一開始就知道了真相,才能夠在那些文字里面看得出來。
那些詩詞不是很適合當做文學作品來看,但是可以當做歷史記載來看。
他也沒怎么細讀,主要還是確認一下有沒有抄襲一些名篇。
確定沒有之后,就放下了心。
他還看了藏書室里面一些歷朝詩詞選集,發現抄襲狗就只有古原那一只,被抄襲的詩詞也是局限于初唐以前。
那就更放心了。
這樣他就可以做這個世界的第二只抄襲狗。
建文帝這個穿越前輩有著他帝王的驕傲,不愿意竊取他人之名,柳青對此很佩服。
但他也只是佩服而已,并不準備效仿。
他要效仿的是他看不起的抄襲狗古原。
“沒辦法,要生活的啦……”
他有一些無奈的想著。
他看那些詩詞選集的時候,發現了一件挺悲哀的事情,那就是這個世界有些猛人的詩詞水平很高,完全不遜色于古代中國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
這也屬于正常的情況,這個世界的人智商又不低,審美也不低,出現一些優秀的詩人也是自然之理。
而且他看的那些選集選的本來就是經過了時光淘汰的名篇,能上去的都是優秀的。
也就是朱允炆憑借著一個新圣人的名頭,將他那些不咋滴的詩詞也帶出了圈。
何況,現在流傳的大多數的詞牌都是朱允炆帶過來的。
哪怕他自己寫的那些東西確實文采平平,但也靠著那些別是一家的詞牌獲得了一個“百代詞家之祖”的名頭。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大概是朱允炆和他的學生們重新定義了科舉,并且將八股文引入到科舉之中,使得后世那些靠著科舉當官的讀書人都成為了他的門生,他們必須要維護這一位朱圣人的威嚴。
所以明明不怎么滴的詩詞也被捧到了很高的地位。
柳青有一些擔心,在后天的端午詩會上,自己抄襲的古人的詩詞作品,到底能不能夠殺出重圍?
抄襲了一場,最后鎩羽而歸,那就有點搞笑了。
可是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詩詞這種東西,雖然也有它的評判標準,并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
水準之上的作品,很難判斷誰優誰劣。
眾所周知,一個詩人優不優秀,不取決于他自己,而取決于評論他的作品的人優不優秀,有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將他的作品給夸出花來。
這一點上,柳青并沒有太大的信心。
不過,不管怎么說,那一場詩會他會參加。
這一只抄襲狗,他也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