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翻閱到慶熙皇帝這一場記憶的時候,除了對他不愿意將女兒當成交易品比較欣賞之外,別的都挺無語的。
覺得這就是巧取豪奪。
以皇室的名義壓下去,這天下敢抵抗的還真沒有幾個。
那也就算了。
最后居然只出一千兩白銀就買下一座礦山,他覺得太摳門了。
哪怕出個一萬兩白銀呢!
他真感覺臊得慌。
不過轉念一想:“慶熙皇帝做的事情,跟我柳青有什么關系?”
國庫的錢掌握在那些老官僚的手中,那些腦官僚不只是牢牢的把持著國庫的錢,還把眼睛盯著內帑。
內帑有閑錢的情況下,想要從國庫掏錢出來,比殺他們還要難。
柳青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免不了要辦教育,搞工業,開啟民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哪一樁都要錢。
而且還是大筆的錢。
與其和那些老官僚們為了國庫的錢打嘴仗,還不如自己想辦法多撈點銀子。
他柳青沒有能力撈銀子,有能力撈銀子也要維持自己清高的人設,這樣以后才有可能在千年未有之變局來臨的時候振臂一呼,號召大家跟著他干革命。
這種看著貪婪無恥的事情,讓慶熙皇帝來做就無所謂了。
就算天下人罵,罵的也只是慶熙皇帝這個封建社會腐朽階層的頭目。
往好里想一想,這樣還有助于讓人民群眾對封建社會的無恥和貪婪看得更清楚,對于革命也是有幫助的。
于是,他就坦然了。
自古鹽鐵專賣,鐵屬于戰略級別的物資,不只是民生急需,還關系到國家的安全。
大虞自立國之后,就嚴禁用鐵和狄族作交易,最多就是用茶和鹽來換人家的牛羊馬匹,就是害怕狄族獲得太多鐵器之后軍事實力提升,威脅到大虞的安全。
柳青還翻過史書,歷史上中原王朝有幾次不惜成本派軍隊深入北方將狄族的軍事力量摧毀,都只有兩個原因。
一是原因他們掌握了煉鐵的技術。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立下了文字法律。
掌握了煉鐵的技術,對中原王朝的軍事威脅就會大幅度的提升。
立下了文字法律,就會建立屬于自己的政權,整合草原上所有的資源。
草原所有的部落聯合起來,那對中原王朝是一個絕對的噩夢。
這也是中原王朝不能容忍的,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將對方給滅掉,滅得只剩下沒有文字也沒有技術的野人。
除了這兩個原因,中央王朝是不會大規模的派遣軍隊深入北方來犁庭掃穴。
因為成本太大了。
一個漫長的后勤補給線,就能將中原王朝的財政給拖垮,更不用說中原王朝的軍隊很難適應北方苦寒之地的戰斗。
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中原王朝都不會下那樣的決心。
這也能看出來,鐵對國家的重要性。
這一次皇室獲得了一個鐵礦,讓柳青心念一動,覺得自己來活了。
就撥款一事已經讓他明白了,搞權力斗爭,他干不過那些老油條。
而且他都要當駙馬的人了,也沒有辦法進入權力核心。
但是利用自己穿越者的知識,整一點產業升級,那還是可以的。
怎么說也是一個寫過幾部穿越小說的網文作者,查過一些資料,對于一些初級工業的升級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一個優勢是別人所沒有的。
別看只是煉鐵,能夠煉出好的鋼鐵來,才有條件去開發火槍,結束農耕民族對游牧民族的戰斗劣勢,消除戰爭的威脅,給大虞換取一個安全穩定的發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