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煉好的鋼鐵都堆積在礦場,還沒有賣出過一斤。
不是沒有人要,而是柳青不在,沒有誰敢做主將那些鋼鐵都賣出去。
賀元就特別期待柳青的回來,只有這個總管回來了,生產出來的鋼鐵才能開賣,礦場才能找到盈利的途徑。
回馬嶺礦場煉出來的鋼鐵,流出去的也就是獻給慶熙皇帝的那一刀一劍,還有后面慶熙皇帝調去給禁軍打造刀劍的一兩千斤高碳鋼。
如果不是那兩樁,外人都不知道回馬嶺礦場居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就已經煉出鋼鐵來了。
那兩件事情之后,至少京城這一片與鋼鐵有關的行業都知道回馬嶺礦場已經開始生產了,而且還煉出了很好的鋼。
特別是給禁軍打造的刀劍裝備給士兵之后,回馬嶺高碳鋼的名聲一下子就傳播開了。
獲得了刀劍的士兵試過之后,交口稱贊,給回馬嶺高碳鋼帶來了極大的美譽度。
在那之后,工部和兵部都來了人過來考察,一個要求購買礦場所有的高碳鋼,一個要求礦場將冶煉高碳鋼的技術分享出來。
當時在礦場做主的是賀元,對于兵部要購買高碳鋼的要求,就拿總管不在他不敢做主來搪塞。
對于工部分享技術的要求,賀元做得可絕了,根本就不帶工部的人去煉鋼的地方參觀。
甚至還對護衛礦場的士兵下達了命令,提防外人靠近。
就是擔心這先進的煉鋼技術被工部偷走。
他沒有什么家國情懷,那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他要考慮的就是看緊這一畝三分地。
工部的人再怎么厲害,也奈何不了內宮監的太監。
根本就不是一個體系的。
就算是動用御史臺的噴子來噴他,人家也不會在乎。
一個太監,刑余之人,子孫也不會有,完全沒必要在乎千秋萬歲之名。
只要沒有犯法,誰都奈何不了他們。
對于賀元這樣的行為,柳青感到好笑之余,也多了一份欣慰。
有這樣護窩的人還是挺不錯的。
他就擔心自己不在,礦場的人頂不住壓力,將那些核心的東西都拿了出去。
不是不能拿出去,而是要拿得有價值,不能夠白給。
來到之后的第二天,他又去礦場那邊轉了一圈,中午和礦工們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問一下他們八月領了多少的工錢,有沒有出現克扣的問題。
八月發放工錢的時候,他在準備著和公主的大婚,不在現場,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趁著這個機會克扣這些礦工應得的工錢,所以要問一下。
得到的回復還比較滿意,沒有人說發放的工錢有問題。
不過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礦工沒讀過書,不知道自己應得的工錢是多少,只要能夠拿到就認為是賺到的,所以沒有不滿。
沒有不滿,那就可以了。
柳青最擔心的還是這些礦工對礦場的待遇不滿,搞出什么事情來。
既然大家都滿意,那他也就放心了。
離開的這一個多月里,礦場的建筑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礦工們都住進了房子里面。
雖然是幾個人住一個房間,有那么一點擠,可是住在磚瓦結構的房子里面,怎么也比住在棚里面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