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是柳青不知道的。
就比如說大虞軍隊的問題。
因為沒有任何一本書上面寫到大虞的軍隊內部有多不堪,他無從知道。
他翻閱過慶熙皇帝的記憶,在慶熙皇帝的記憶里面,大虞的軍隊還是很威武的。
百萬雄師,威震四方。
翻閱慶熙皇帝記憶里面多次檢閱軍隊的畫面,跟他穿越之前看過的閱兵當然完全沒法比,但也說不上垃圾兩個字,看著還湊合的樣子。
所以,柳青一直不是很能理解,為什么大虞滿朝文武都那么懼怕北方的狄族。
雖然人家是食肉族,還有著大量的戰馬,可是一個連煉鐵能力都沒有的漁牧民族,人口也只有那么點點,憑什么來拼過大虞的百萬大軍?
應該是狄族怕大虞,而不是大虞怕狄族才對。
可是聽到那個士兵那么說,又覺得確實應該怕狄族。
武備都松成那個樣子了,還怎么去打仗?
那個士兵也只是應付著說了一點內容,怎么吃空餉的以及吃空餉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都沒敢說,已經讓柳青感覺到大虞的軍隊不行了。
現在還撐著這個架子在這里,大概還是因為狄族也不了解這邊的情況吧。
他又問了一句:“邊軍那邊要好一些吧?”
“北邊的邊軍要好一些,”那個士兵老實的回答,“因為不好一些他們就有可能會丟命,操練會多一些。但是,伙食終究是一個大問題,身體還是不如這里的礦工好。”
這話讓柳青的心情很復雜。
他還是想著對這個國家來一個大的變動,大概率會引發戰爭。
不殺一個血流成河,想要改變這個國家的利益格局,簡直就是妄想。
從這方面來看,大虞的軍隊戰斗力弱,似乎是一件好事。
可是,北邊還有一個強大而野蠻的敵人,狄族,隨時都可能南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虞軍隊戰斗力太差了,還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想了半天,覺得指望大虞軍隊也指望不上,還是好好的訓練自己的民團,煉一點好鋼,弄出槍炮來,那天下就可以橫著走了。
堆積在礦場的煤炭一天比一天少。
訓練十來天之后,負責煉鋼鐵的人來找柳青訴苦,現在煤炭只剩下幾天的量了,要是還不去運煤,幾天之后就只能停產了。
這期間那些接受訓練的礦工進行了一次組與組之間的比武。
雖然用的是木刀,但也打出了精氣神。
柳青不明白大虞軍隊具體的戰斗力是什么樣子的,但是他覺得這樣的戰斗力用來對付沒受過正規訓練的地痞流氓應該是沒問題的。
于是,決定派隊伍過去運煤。
派出去運煤的有十個京營士兵,還有五十個接受了軍事訓練的礦工。
以前運煤的人,只有十來個。
運煤是次要的,保護運煤的隊伍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將那些劫匪給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