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同的敵人,又有著深度的利益捆綁,雖然不是一個民族的,似乎也可以處在同一個陣營里。
歷史上,被中原王朝馴化的少數民族,也不在少數。
他們本來就希望這件事情能夠辦成,柳青作出了保證,也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他們自然不會去反對。
于是北原州會不會反叛的問題就這么通過了。
接下來就是下一個問題,朝廷要給與北原州什么樣的地位,允許他們多大程度的自治,要不要派官吏過去。
柳青已經承諾過文頌他們,現在自然是反對派官吏過去:
“我認為派官吏過去不妥,這樣會讓他們感覺到朝廷不信任他們,會增加雙方隔閡。而且,派官吏過去,沒有他們的支持,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是一個架子擺在那里,浪費朝廷的俸祿。”
“浪費朝廷俸祿”這幾個字最能打動這些朝廷大佬的心。
反正派了人過去也行使不了權力,還會讓人離心離德,又浪費朝廷錢糧,還不如不派。
不派官吏過去,就不用討論人家的自治權力到底有多大了,基本上就等于是一個附庸國家,只是沒有打出國家的旗號而已。
人家只是自稱為北原牧,而不是北原王,這一點朝廷大佬們還是比較滿意的——有分寸感,給足了朝廷的面子。
北原牧的人選,由他們自己議定,上表朝廷,由朝廷冊封。
雖然只是蓋個印的事,可是這樣就表示他們是臣服于大虞的,是大虞的臣民。
柳青還提出了北原牧的一個請求,就是希望朝廷能夠準許他的兒子來到京城學習。
這明面上是北原牧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實際上則是北原牧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大虞作為質子,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臣服之意。
這讓那些朝廷大佬們更加滿意。
他們也確定了,北原州確實是誠心誠意的想要歸順大虞,要不然不可能主動的提出這個請求,將親生兒子都交出來做抵押。
對這么有眼力價的人,他們也愿意給予更好的待遇。
對于北原州的地位,那就不是一般的羈縻州府可比。
雖然北原州人口不多,但是人家帶來的面積很大,比大虞一個省的面積都要大。
這個州的州牧,朝廷大佬們商量之后,決定給與其從一品的品階。
鎮遠軍大將軍也只是從一品。
六部尚書從一品都沒有,只是正二品。
給予從一品的品階,已經很不錯了。
此外,還給這個北原州十個正四品、三十五個正七品的官職,授予誰人,由北原牧自行決定。
那些名額,正是北原州狄族中小部落的數量,有中等部落,也有小部落,正好人人都有蛋糕分,分到的蛋糕也跟他們的實力差不多。
不過,官銜是給了他們,俸祿是沒有的。
擁有那么大的自治權力,還要俸祿,那就不像話了。
這些問題都談完了,接下來要談到的問題,就是鎮遠軍要不要裁撤掉,以什么樣的方式裁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