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柳青就和昭寧公主住在回馬嶺礦場。
這里已經建了很多的房子,還出現了一些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
柳青住的是他的主管房。
雖然很長時間沒有人住這里,但每天都會有人來清掃,住進去不會有什么問題。
第二天上午,柳青去看礦區學校的情況。
他制訂出來的教材只有三年六期,就走完了整個小學流程。
現在才教到二年一期。
讀書的都是學徒工,也不算多小,他們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一些,那么多內容塞進去,大部分人也能夠消化得了。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消化不了,這個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再消化不了,至少簡單的字會認,簡單的數也會算。
畢竟招來當學徒工的,就沒有那種一看上去就很愚鈍的人,招那樣愚鈍的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學徒工。
只是有的人懶得認真學習罷了。
大部分的人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都在努力的學習知識。
柳青旁觀了幾個教室的教學,多好算不上,基本上還是滿意的。
教師隊伍也增加了一些。
因為這一年多的時間,礦場的聲譽越來越好,在周邊人的心目中已經不是那種犯人聚集的地方,反而成為了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這也使得他們招了一些讀過書的人來做教師,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后就拿著教材,一邊學習一邊教學生。
現在教師都有四五百人了,比最開始那個草臺班子要擴大了很多,里面甚至連秀才都有。
當然,大多數都是童生都沒有考上的讀書人。
不管是教的人還是學的人,現在他們的知識儲備都不怎么夠,但是,他們的知識在增長。
在那些教室里面,柳青感受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機。
這些學徒工都是半天讀書半天做工,輪流著來。
柳青又去看另外一批學徒工的做工。
有一些學徒工已經來了一年多的時間,學到了一些技術,有的工藝水平甚至已經可以跟一般的工匠相媲美了。
他們現在做工用的工具也比以前更豐富了。
一些制造難度不是很大的工具,柳青都已經弄了出來,現在雖然還只能算是手工業,但是制造一些產品,也容易了很多。
一上午的時間用在參觀上,柳青對于未來教育上面的發展也有了一個數。
步子不能邁得太大,邁太大了老師都來不及培養。
但是也不能邁太小,邁得太小,就得耽誤一代人。
他決定接下來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來整出中學的教材。
同樣也是三年。
那就包括初中和高中的知識。
一些不必要的學科就沒必要弄出來。
比如說,在這個世界完全沒必要弄一個英語出來分散大家的學習精力。
歷史和政治這一類,也不能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