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轟轟烈烈的鎮遠軍裁撤工作終于搞定。
在秦暉的配合之下,鎮遠軍的裁撤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有一點不和諧的,就是朔州關總兵吳遠山有些不服,手下將士有鬧事的。
但是,很快秦暉就親自帶著鎮遠軍精銳過來,北原州那邊又有上萬騎兵突然出現。
一點小小的不和諧馬上鎮壓了下來。
然后查出了吳遠山多項大罪,將他押送回京,等待三堂會審。
別的就沒有什么了。
秦暉的大女婿尤良也如愿以償的當上了朔州關總兵,正二品的武官。
麾下有三萬從裁撤掉的鎮遠軍“十五萬”大軍里面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之師。
鎮遠軍號稱擁有十五萬大軍,但實際人數也就一半左右,其余的都是掛著一個名字在,用來吃空餉的。
朝廷運過來的上百萬兩遣散銀子,每個人倒是按照朝廷定下的額度領到了那六兩銀子。
有名字在卻沒人領的,自然有當將軍的給他們來領。
負責發放遣散銀子的朝廷官吏,自然也少不了那一口。
幾十萬兩白銀,就被鎮遠軍那些將領和朝廷派過來處理此事的官吏們瓜分了。
分得最多的,當然是鎮遠軍的秦大將軍和過來傳旨的魯國公,他們每個人拿到的都在五萬兩白銀以上。
也就是原朔州關總兵吳遠山最為倒霉,手下鬧了個事,一點銀子都沒分得,倒把自己給送進去了。
他幕后操控的那一家商行,也被另外幾個商行給吞掉了。
新任的朔州關總兵尤良沒有在這一場瓜分盛宴中收得多少銀子,也就是五百兩銀子意思了一下,一個是見者有份,另外一個也是讓那些拿了銀子的人安心。
分了一點銀子,不是他的級別不夠,而是他現在是鎮遠軍裁撤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還要在這最后一筆銀子里面多拿,那就顯得不厚道了。
尤良還沒有當上朔州關總兵之前,昭寧公主府的商行就已經在朔州開起來了。
名字就叫青離商行。
這一次他們來了幾百人,算是一支比較大的商隊,里面就有兩百人是回馬嶺礦場選出來的接受了軍事訓練的人。
他們是帶著大量的商品過來的。
都是大草原上急需的東西。
到了朔州之后,一邊買房子蓋倉庫,一邊就派人拿著一份清單去關外五金城。
自己帶的貨,自己想要的貨,都寫在那一份清單上面。
兩天后,他們就帶著了北原州的牧民,還帶來了大批的牛、馬。
里面就有著不少可以作為戰馬的馬匹。
第一筆交易完成。
這個是他們是靠著柳青在北原州的影響力做成的交易。
不要說他們本身就帶來了大批的貨物,哪怕沒有帶來貨物,憑借著柳青的一張字條,都可以從北原州帶走這些東西。
至于別的商行想要做成這樣的交易,那還真的不容易。
特別是那些戰馬。
草原上的馬倒是挺多的,但能夠做戰馬的,并不是特別的多。